第117章 完结章(2 / 3)

农女为后 鹊上心头 7840 字 2018-10-09

也一句废话都不敢说,乖乖按照他的要求来。

这凤冠上龙凤都为金制,口中衔翠珠,冠后有博鬓六扇,华丽而沉重。

一身大礼服为玄黑色,上织翟纹,领、褾、襈、裾皆为红色织金五彩云龙纹。除此之外,还配蔽膝、玉圭、玉革带、组佩等,隆重非常。①

颜青画这一身穿在身上,显得肃穆至极,皇后之端方立时尽显。

而荣桀的那身冕服,也是极尽皇帝天子威仪,他身材高大,英武不凡,玄黑冕服庄严而厚重,让人远观便心生臣服。

两人穿好大礼服,出寝殿坐上步辇,一路往太庙行去。

此时,文武百官已等在太庙前殿前,殿前已备好玉帛、牲牷,而殿中也摆好荣氏先族牌位。

离卯时还有两刻时,帝后仪仗抵达太庙乾门之前。

此时乾门已开,正待帝后步行而入。

太庙祭祀,以皇帝祭天地、宗庙为大祀,以册立皇后为告祭,今日两祭并行,规制更上一等。

随着帝后仪仗到达,太常寺卿便亲迎而出,等荣桀和颜青画下了步辇,端正站在乾门之前,他便上前一步,一路往祭坛前走去。

荣桀和颜青画对视一眼,两人挺直腰背,面容肃穆,一步一顿往前殿行去。

大祀看似并不复杂,祭祀起来却丝毫不敢马虎,从供牲牷到焚香唱诵,每一步都严谨仔细,一直到整个大祀礼成,已经天光大亮,金乌早就散着无与伦比的魅力,照耀着大地上万千子民。

辰时正,大祀礼成,帝后二人再三叩拜先祖苍天,祈祷大越国运亨通。

拜谒太庙之后,便要回宫在乾清宫前广场举行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吉时也算的很紧,因此这边大殿一结束,帝后二人坐上步辇就往宫中赶去。

倒是文武百官不太着急,他们不用更换礼服,只要准时抵达广场即可。

回去路上,颜青画不得不用手扶着沉重的凤冠。

这凤冠确实华丽漂亮,有着普天之下独一无二的华贵,可沉却也真的很沉,这般压在身上,时刻提醒她作为一国皇后的责任。

回到宫中之后,两人便在乾清宫偏殿里更换礼服,颜青画还要再补一下妆容,趁着这一会儿,多福姑姑特地取了几块糖糕过来,伺候她匆匆吃了几口:“一会儿殿前要站好长时候,娘娘且先垫垫肚子,省得饿的头晕。”

宫中的任何典礼都是体力活,若是没个好身体,这一天可是撑不下来的。

巳时三刻,吉时转眼便至,荣桀深吸口气,回头看了一眼颜青画,推门大步而出。

他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穿着这样一身尽显威严的冕服,让文武百官皆不敢直视其真容。

只听通赞官站在大殿之上,高声唱诵道:“告祭礼成,请登皇帝位。”

荣桀坐上十六抬步辇,由步辇带着他翻越汉白玉台阶,一步步往大殿上行去。

在他身下,雕刻有龙凤祥云的丹陛,在他头顶,是金光璀璨的烈日。

荣桀有一瞬间是有些恍惚的,仿佛昨日他还是启越山上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大当家,转眼之间,他南征北战,受过那么多伤,也失去了最好的兄弟,兜兜转转走到今天,不过为了这君临天下的一刻。

这一刻,那么短暂,却又那么漫长。

终其一生,他都无法忘记这一日的烈日。

在他恍惚之间,步辇来到大殿之前,荣桀被张大伴扶着下了步辇,转身面对朝臣。

下面文武百官站列整齐,皆恭敬垂眸,不言不语。

在他身边,通赞官又高声唱诵道:“高坐龙椅,百官朝拜。”

在这洪亮的嗓音里,荣桀端正地坐到龙椅之上,他目光炯炯,一瞬不瞬地盯着下首的文武百官瞧看。

大臣们整齐地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给这位威名赫赫的新帝磕了一个头。

三叩九拜之后,朝拜礼成。

通赞官又道:“复位。”

百官便利落地站起身来,此时由最年长的阁老侯儒出列,呈上玉宝:“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荣桀大手一挥:“天下太平。”

百官再度跪下,行三叩九拜之礼,口中跟诵道:“天下太平。”

通赞官这时便说:“礼成。”②

至此,登基大典算是平安礼成。

一刻之后,颜青画出偏殿,等在汉白玉台阶之前。

通赞官朗声说道:“着封琅琊颜氏为皇后,以立皇后位。”

他话音落下,颜青画便一步一个台阶,往大殿之上行去。

那里,荣桀正等待着她。

乾清宫的汉白玉台阶,一共有三九二十七级,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上走。

颜青画身穿最庄严肃穆的翟衣,头戴金光闪耀的凤冠,一张如花似玉的容颜美丽端方,有着最华美的尊贵。

她微微仰起头,却发现荣桀一直含笑地看着她,这一瞬间,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消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