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自废名节(2 / 3)

这侬应祖包藏祸心,在大堂之上竟然公开提起其先祖反叛朝廷,特降为安宁洲通判。

各位,如此处置,大家可有不服?”

众人看得胆颤心惊的,想不到不到须臾功夫这云(南三大土司之一的广南侬氏就从知府降为安宁洲通判,可以说连降数级,惊得大家大气都不敢出。

另一方面禄永命毕竟还是被提拔为宁州知州,看来大家最为担心的改土归流不会发生,想到这里,众人连连跪下,一个个声言蓬侯处置颇为公道。

看侬应祖跌跌撞撞的回到座中后,杨轩继续说道:“各位,沐氏治理云(南,毫无章法,布私恩于滇中,但有功者没有奖励,有过者没有处罚,长期以往才酿成吾必奎,沙定洲叛乱。

孤这次入滇,特制订《土司律》,现在征求大家意见,大家看是否有什么不妥”

刚刚升为知州的禄永命当然毫无保留的支持,云(南三大土司之一的丽江土司木懿起身说道:“侯爷,这是善举啊,有了这《土司律》之后,我们也可以知道如何约束自己行为,免得惹起是非”。

杨轩一听,哈哈大笑,当即下令摆上筵席,吃完之后让大家沐浴更衣斋戒七天,然后与大家盟誓于九华山上。

看着众土司离去之后,吴兆元显得颇为不解道:“大人,难道你想依靠这《土司律》就能约束这帮土司,达到改土归流的效果吗?”

杨轩摇摇头,对旁边的众官员说道:“各位,可能很多认为这《土司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若真正执行起来,必然问题多多。

打铁还要自身腰杆硬啊,那种说半部论语可治理天下的简直是无知者无畏啊。

我们现在要发展在滇中的势力,裁并下来的这两万多俘虏全部分散到各个要津之地进行屯耕,如此以增加我们汉人力量。

云(南不是大量出产白银啊,可以鼓励大家开采啊,开采出来的白银按照七税一征收矿赋,对收入超过标准的则征收十五税一的所得赋。

各位,大军这次入滇,这云(南也不是遍地瘴气,山水秀丽,四季如春。”

乌蒙知府杨有仁向众人拱拱手说道:“各位,侯爷屡立大功,朝廷应该实封侯爷才是,我们向朝廷请求实封侯爷,大家说说如何?”

杨轩一听,连连说道莫要害自己。

都指挥使佥事殷承柞摇头道:“侯爷,万不可推辞啊。这云(南乃蛮夷之地,民心未附,昔日黔国公依靠大明声势尚难镇住各个不同土司,民间叛乱时有发生。

现在吾必奎、沙定洲相继发动叛乱,孙可望也率军进入滇中,大明颓势早已经人尽皆知。

现在义勇军驻军云(南,还可以稳住局势,若义勇军离开之后,这滇中恐再次陷入内乱之中。

那帮土司看到滇中无主,必然会再生枝节,如此反而不好啊。

侯爷为蓬侯,现在侯爷就应该开府治事.”

杨轩被逼无奈,只有看了看旁边的义勇军都监军钱邦芑、高级参议吴养狐、王祥,云楠布政使詹天颜、按察使雷跃龙、前任云(南巡抚吴兆元等人,心想这些人乃大明官吏,正好听听他们意见。

钱邦芑叹息道:“侯爷,自北周以来除了这黔国公开府治世之外,其他国公爷多是有名无实的名誉爵位呢?

侯爷,如今天下十分鞑子占了八分,而在这滇中黔国公被孙可望掳走之后生死未卜,侯爷这个时候开府治世,恐惹他人非议啊。”

杨轩内心大怒,但也不好特别表露,只是两声哈哈,以义勇军入滇平定流寇、沙定洲之乱为由,向朝廷表奏:

元谋土司吾必奎、蒙自土司沙定洲相继作乱,恳请朝廷罢黜其世袭土司职务,改封

殷承柞世袭元谋县知县。

杨璟新世袭蒙自县知县。

众人一想也合乎大义,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这些土司先祖或者是当地土司头领,或者是从征有功汉人将领。

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知识水平落后,很多土司有委任汉人为布苏,打理各种事务。

反叛?各地早已经建立卫所制度,有大量汉人军户居住,到时候可以从营中抽调500老弱病号,委派心腹将领留守,若土人发动叛乱,可以就近镇压啊。

现在以杨璟新、殷承柞参赞有功为名委任其为土司,这也符合常理,大家没有理由反对。

听到这里,众人方恍然大悟,大声称妙,有的感叹自己脑袋没有转过弯。

特别是钱邦芑坚决要求杨轩也成为一个汉司,为此专门说出两个典故,一个是王翦攻打楚国,为了安秦王之心,每日派人前往所有田地。

汉初萧何为了安抚刘邦之心,不惜自污名声,收受贿赂。

现在抗击蛮清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杨轩无论如何也要为自己子孙后代着想,如此朝廷方放心,账下众官方安心。

特别很多土司更是如此,一些人受尽汉官凌辱,如果权倾一时的总督大人也成为土司头领,自己也感觉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