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夏轩述职换新房(2 / 3)

氏拒绝了也就拒绝了,吴氏并未放在心上,只是心里有些可惜。

吴明玉到底也是她的侄女儿。

丈夫提起这桩婚事的时候,她心里泰半的高兴,还是因为自己的侄女儿总归要向着自己一些,这也不是什么阴暗的心思,作为嫡母,她自然是更愿意庶子媳妇能听自己的话的。

夏彦为自己这个庶子的亲事,也有些焦头烂额的。

夏安崇是小儿子,又是庶子,他的妻子不可能往高门大户里去挑,真要说起来,也得比自家的几位嫂嫂差一些……二房的可以刨除,安氏且不说,小吴氏的门第却算不得多高。

不过她是吴氏的宗族侄女,倒也很不必太讲究这些。

可即便如此,这儿媳妇的人选,却也不好找。

只得慢慢拖着,这一拖,就拖到了新春。

夏庆的考绩不错,延期又当了一年的知县,朝廷正式颁下了文书,喜得郑氏赶忙给家里报了喜讯。一张文书虽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这却代表朝廷上认可了他‘官员’的身份,与之前的代为知县完全是两回事。

夫妻两这一年因有许多县上的事务要处理,年节里也并不准备回到家中,不过夏修倒是带着新媳妇齐氏启程回来了,准备拜见祖父祖母和大伯大伯母,也同兄弟姐妹们认认亲。

还有大堂兄也来信说,他任期到了,准备回京述职,在京中等待新的调令。

离家多年的大儿子大儿媳要回来了,吴氏乐得合不拢嘴,准备住所时却犯了愁。

夏轩与安氏成亲的时候也是住在他的小院子里,可如今拖家带口的回来,虽说没有妾氏等累赘,可那一儿一女总要有个屋子住吧?还有伺候他们的下人,那也是一群人。

他原先的小院子倒不是住不下,却显得有些拥挤了。且他们的信来得晚了些,便是立时准备扩建修葺也来不及了。

便有些愁眉苦脸的同婆母商量,洛子谦又能有什么法子,只得皱眉道:“且先叫他们挤一挤,把两个孩子单挪出来便是,等出了调令再安排。”

这一回夏轩升迁有望,又有安家人帮忙提携,多半能得个不错的官位。

只是京官还是外放,却有待商榷。

京官早就超额,便是今上这般圣明君主,也免不了给心爱的臣子走走后门之类的。京官从来都是人人都希望做的,一旦占住了位置,就没一个人舍得挪坑。

夏轩想留京,却是不好说。便是有安家在朝中帮忙说项,也未必有用。

若是外放,修整房屋又是何必。

吴氏却是希望儿子留在京城里的,谁愿意自家孩子离得远远的,隔上好几年才能见上一面呢?她并非是不通情理的母亲,只是以防万一之下,当然希望能给儿子最好的安排。

“可是母亲,蓉姐儿也就罢了,到底我是带过一些日子的,可律哥儿一直是跟着她娘的……这陡然迁出来,只怕他小孩子脾气,要是哭闹起来……”

吴氏一边偷偷觑着洛子谦的脸色,口中一边犹豫道。

夏轩可是夏家的长子嫡孙,万没有叫他委屈了的道理。

这天下当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洛子谦并不是不理解她,只是实在为难,见她面色不好,也不曾一口拒绝:“那边方才上路,还有些日子才能到家,你且先收拾着他们的院子,容我思量一番。”

这就是要和夏老爷子商议的意思了。

吴氏只得应了,先唤了人给儿子收拾屋子去,万一无法,总不好他们人回来了,屋子却还没有收拾好,到时候可就抓了瞎了。

至于二房这边,夏初自不会去拿二哥的这点事去麻烦吴氏,她尚且自顾不暇呢!再者,小夫妻两个回来,原先的屋子也够住了,只略微收拾一番即可。

洛子谦回头便同夏老爷子说起这事,又叹道:“从前婆婆还说咱们家房子太大了些,空置了许多屋子都蛀了,谁能想到如今,竟是住不下了!”

“这也是子嗣兴旺的好兆头,你该高兴才是,怎么反倒叹气呢?”屋子里没有旁人,老爷子同洛子谦相处便自在许多,红光满面的抓了妻子的手,笑道:“多大点事呢?”

“你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洛子谦白了丈夫一眼。

他揶揄道:“若不然我搬回你这里住,将我那院子腾给轩哥儿一家就是。”

洛子谦忍不住悄悄伸手掐了一把他的腰,看他龇牙咧嘴的却还在笑,没好气的道:“哪有孙子回来倒占了祖父屋子的道理?你也好意思说出口,这叫轩哥儿的脸往哪儿放?当今最是讲究孝道,你这是要毁了他的仕途不成?”

再说了,他们老两口一大把年纪了,这时候还搬到一个屋子里睡,可不成老不修了?

夏老爷子龇了龇牙,疼的,洛子谦下手可一点儿都不轻。

“放心吧,我已叫杜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