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提着两条在集市上买的大鲤鱼。
一面是为了招待成悠姿,一面是想让儿子吃些好的,王玉梅和张妈拟了长长的一串菜单。
成悠姿在房里歇息片刻,便带着丫鬟过来帮忙,这让王玉梅对她的观感又好上许多。
看着县衙里不同以往的热闹,丰年又跑着送来两条鱼,张妈不由感叹道:“今儿可跟小姐和二老爷过来那些天一般热闹,我都有种过年的错觉呢。”
“小姐?张妈说的可是二攀家那闺女”,王玉梅面色微凝,停顿片刻自然问道:“她当初来那几天没有总缠着炼儿吧?那丫头在家就是个爱玩闹的。”
“没有啊”,张妈觉得小姐有时候是很活泼,却称不上爱玩闹,这夫人是不是不喜欢小姐?便笑道:“小姐可懂事呢,每天都会给大人炖一罐补汤,那味儿别提多鲜香了,大人总能喝三四碗。小姐走的时候还教我做来着,只是到现在我还做不出那样好味道。”
王玉梅扯了扯嘴唇,她就知道儿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上自己的堂妹,原来真是那丫头勾搭的。
默默听她们说话的成悠姿突然笑道:“伯母,既然景之大哥爱喝汤,我看这两条鲤鱼挺新鲜的,给我一条做鱼汤吧。我在家最喜欢给祖母炖汤喝,其中尤为拿手鱼汤。”
“你是客人,怎能麻烦你?”王玉梅只觉这女孩子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越处越让人喜欢,“菜已经差不多齐了,你去旁边等着吧。”
“伯母何必客气?”成悠姿笑道,“我十三岁起就读景之大哥的诗,可谓是神交已久,跟老熟人一样的,今天能给他做汤喝只觉荣幸呢。”
“读书人说话就是好听”,王玉梅初见这姑娘时,就有撮合她与自家儿子的心思,当下便给她让出案板前的位置,“那行,你准备着,我让人去把鱼杀了。”
半个时辰后,众人齐坐在餐桌旁。
见到借住在这里的成小姐也在时,顾概看了眼自家妻子,好笑摇头,才认识就拉人姑娘到自家人吃饭的餐桌上,万一儿子看不上,岂不是让人难堪?
顾攀和吕鳞都看出来概大嫂的意思,便只吃饭轻易不插话,免得哪句不恰当坏人好事。
“炼儿,这是成小姐亲手炖的鱼汤”,王玉梅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色汤汁送到儿子面前,担心成悠姿不好意思,她又道:“为了答谢你让她借住在县衙特地做的,你忙一上午了,快尝尝。”
顾炼点头道声“劳烦”,在母亲的再三催促下,喝几勺子才端着饭碗没形象地吃起饭来。
“慢点”,王玉梅以为儿子饿坏了,便时常地给他添菜,又对坐在她旁边的成悠姿道:“这孩子从小就这样,吃饭快。”
成悠姿掩嘴轻笑,“我家里的父亲和兄弟都是这样。”
景之大哥的母亲看来对自己的印象很不错,她说服祖母和父亲,打着收集名家诗稿的名义想见见顾炼——这位与她相差不大却早已写出很多脍炙人口佳作的男子——的做法没错。
一路上有伯父的官贴开道,成悠姿走的很顺利,因为不俗的气质和美丽的容貌,她同样受到过好几个男子的追求,其中就有云州府尹的二公子,但她却并没有对他们任何一人动心。
清晨的阳光中,看到早在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顾炼时,成悠姿当时只觉得面颊发烫心跳加快:这才是她想嫁的男子。
成悠姿已经在想回去后如何说服祖母和父亲,让她嫁给家境不显默默无闻的顾炼。她从他的诗里感觉到,他绝不是一般人,所以她很有信心说服家人。
顾炼却除刚开始见面时那点莫名的熟悉感,对这位成小姐半丝感觉都没有,即使之前的熟悉感,也仅仅是单纯的熟悉感。
…
顾炼吃过晚饭,处理几份公函,看到外面月色不错,便开门出来闲步。
因为是将近月中,挂在天空的月亮已是大半圆。
顾炼站在廊下,抬头看着那轮皎月发怔,微风徐来,月纱铺地,庭中花树娑娑传来幽香,如此好的意境,他却半点作诗的想法都没有。
想到翩翩,心口没有疼痛,顾炼闭目细细感觉,好像胸腔里跳动的那颗心已经空了,他真的不难过,却一点都不好受。
“景之大哥?”成悠姿的声音响起。只见她手中提着一个小巧的花篮,俏立在不远处的花圃旁。
顾炼睁开眼,看向她略微点了下头,转身迈步回房。
“景之大哥”,成悠姿快步上前,举起手中的篮子笑道:“我见这里的花圃中有一株月兰,月兰只在满月前开,采其花蕊佐茶,十分清香,很难得的。你要试试吗?”
“我还有公函未看完”,顾炼停下脚步,微侧身道:“抱歉了,成小姐有兴趣可以找别人去那边的亭下饮茶。”
成悠姿嘟了嘟嘴,露出一种小女儿的娇态,带着几分羞涩道:“景之大哥,其实请你喝茶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