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风来(5 / 6)

重生之锦绣农门 西河西 16072 字 2018-05-17

”这边话还没说完,外面顾氏抱怨的声音就响起来,“自己做条被子才多少钱,布店做好的,少说得七八钱,中间差的又做出二十条被子出来了。”

顾攀不作声地听完,看看闺女,“你娘咋还生气?”

“我昨天听着娘说话就睡着了”,顾明月吐吐舌头,“爹,我娘气不过三天的。”

顾攀摇摇头,低声道:“这次不好说,昨个儿在你大伯家,你娘不想应你奶奶的话,就一直和她分说,后来我说了你娘两句。”

“爹”,顾明月同情地看着父亲,母亲没错,奶奶又那个样子,最难做的要数父亲了,“我待会就去把我娘哄高兴,再给你说好话,不过你没向着我娘,我猜我娘还要气两天的。”

“没啥,别憋着气就行”,顾攀摸摸女儿的脑袋,笑道:“还有闺女在爹这一边站着呢,你不觉得委屈,爹心里好受多了。”

“爹娘都对我这么好,我有什么好委屈的?”顾明月也没怎么见她爹娘吵过架,为防老爹心里难受,她又宽慰了几句,才出门去哄她娘。

美食能让人心情愉悦,顾明月先去厨房做了一碟子杏浆蛋糕卷儿,这才端着过去。

顾氏刚才抱怨几句,就让欧阳薇看着把铺盖被单分分,回到屋里给缝纫机上足劲儿做起衣服来。

大庸的端午是个大节,这里没有纪念屈原的传统,端午是迎夏的日子,有的地方请戏班庆祝,有的地方则组织各种好玩的活动。在帝京附近百里内的风俗都是回娘家,因为一过端午天就彻底热起来了,出嫁了条件又不错的女儿都会给父母做一身夏衣。

去年顾攀腿折着,顾氏就没工夫给爹娘做衣物,今年有了缝纫机,做起来很快,还针脚细密很好看,她便想着多做两身。

顾氏正嗒嗒地把着布在缝,顾明月端着蛋糕卷儿进来:“娘,我用杏浆做的蛋糕,您尝尝。”

“刚才跟你爹在屋里说什么呢?”顾氏把布移开,捏一块蛋糕卷儿吃着,问道:“当说客来了?”

“娘,你怎么说得跟两国开战一样”,顾明月好笑不已,“你一直不理我爹,我爹挺低落的,却还告诉我,让你不要憋着气。”

顾氏长长地嗯一声,“你爹就是说得好听,这次非得让他看看,娘也是有脾气的。”

“好吧,那您别爹气太久了”,顾明月也不敢总站在老爹那边说,担心她娘更气,看到桌子上老颜色的布料,就问道:“这是给姥姥做的?”

“娘特地在帝京的大布庄买的布,二两银子一尺”,顾氏两下把蛋糕卷吃完,擦擦手,拿着布给女儿看,“又透气又薄,听说帝京里底子的人家都给长辈买这个,还都爱用这老绿色给老太太做衣服。”

“不错”,摸着软软的,微带着一点滑,穿起来肯定很舒服,二两银子一尺,物有所值,顾明月问道:“娘,后天就是端午了,您现在才做,不绣东西了?”

“前面你和你爹去许县的时候,我已经给你姥姥、姥爷各做了一身正式的”,顾氏说道,“这个就不绣了,让他们晚上乘凉的时候穿,睡时也不用再换衣服。”

顾明月点头,回房把自己的缝纫机抱过来,道:“我屋里还有很多素色布,咱家一人做也一套睡衣。”

放好缝纫机,顾明月又回去拿了两匹布,一匹天青一匹浅红,天青的给父亲和熠儿做,浅红的给母亲和她做。

顾明月做的睡衣很简单,袖子裤腿都是直筒的,也不用做盘扣,直接在衣襟处缝几条带子就好了,这样睡觉时不会硌,做起来还很快。

顾氏一边做衣服一边和女儿说着话,到中午出来吃饭时,脸上还带着笑意,看到顾攀虽然不理,却也没落脸色。

不止顾攀暗里松一口气,欧阳薇和照青那几个小女孩也都轻松许多。

相对愉快的午饭过后,顾明月就回她屋里睡午觉去了,今晚她可不打算再和母亲一起睡,那样的话爹娘没有单独说话的时间,啥时候才能和好?

躺在雾蒙蒙的鲛纱帐内,顾明月很快便感觉到一阵阵让人舒适的凉意,侧身看到帐子角上那几点早已干涸的血迹,她有些好奇地想,穆蕴当时是翻窗子伤到手了?

等会儿睡醒来,再端盆水把这些血迹擦擦吧。

明天去帝京,到秦府走一趟,不能在那玩就得回来了,端午还得去姥姥家呢,不过她也很想跟穆蕴一起去看戏。

这些想法在脑海里咕嘟咕嘟地冒着,速度越来越缓,顾明月的呼吸也渐渐平稳。

哐嘡一声,窗子被大风吹开,惊醒了熟睡中的人。

顾明月揉着眼睛坐起来,发现屋子里竟昏昏暗暗的,窗外天空一片墨色,凉风一兜一兜地往屋内涌。

她系好衣带,下来把窗户关死,转头一看沙漏,刚过未时,也就是说她睡了还不到一个时辰。

加一件棉布上衣,顾明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