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京师风波(2 / 3)

工业中华 雪漂 4273 字 2016-06-02

只是,现在他可没打算让这位秦总督到北京城来占个位置,虽然,以这位的能力和在朝堂上的口碑,显然入值中枢也毫无问题,他可听说了,不光自己这边对这位颇为倚重,就是位居高位醇亲王,似乎也与这位几千里外镇守一方的督抚关系密切。

所以,绝对不可以,也不可能让小皇帝有任何招这位秦大总督入京的念头!

想到这里,翁同龢接过书来,看了看,笑眯眯的说道:“皇上,这秦烈风确实是个能耐人,不过皇上却不知,这秦烈风我与他交往过,却有些恃才自傲。所以免不得得罪了不少人,皇上可用之,却要善用之!”

老翁在这里撬秦铠的墙角,却不知道秦大总督知晓之后不免要感谢他一番。虽然在这满清权贵掌握中枢的时代,即便是李中堂这般位极人臣之顶的大员,在那些太后、王爷眼里,那也是高档奴才而已,根本没有机会入主中枢。

所谓控制帝国最高权力的军机衙门、总理衙门。那都是王爷、郡王这些权贵家的衙门,那是爱新觉罗自家的地盘,汉人……可以用你,却绝对不会让你替满人来做主。

翁同龢作为帝师,自感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或许在现在的小皇帝光绪眼里,他确实是老师,对他也颇为敬畏,不过那一切,始终摆脱不了一点。满朝的权贵,根本没几个把他这糟老头子放在眼里!

光绪皇帝听了之后,他见过这个秦总督一面,不过却没有更多了解,自然也就听进了自己老师的看法,虽然对于这个严厉的翁师傅,他更多的只是敬畏,但是,这老翁的学识和见解,作为经常在一起的他。那也是佩服的很,所以,他才将读书中的想法常与翁同龢交流。

这两位在书屋内的闲聊谈话之言,他们却丝毫不知道。傍晚时分,慈禧已经看到了抄誊好的记录,虽然没有字字句句都落下,不过这大意可是明白的很,而且,老女人关心的词句。还用朱笔特别圈上。

老女人对于翁同龢上一会联合清流和督抚们的作为早有些不满,不过因为不合体制的是她这垂帘听政之事,这件事情从根本上来说,确实是违了大清祖制,翁同龢和那些督抚主张的小皇帝亲政,那是有根有据之事,所以才忍着没有追究。

今天看了小皇帝竟然提到隔年的亲政,脸色早就拉了下来,坐在软榻上微闭双眼,小指上金錾古钱纹指甲套轻轻的敲打着桌面,她越想这事情越是心情不爽,自己把小皇帝送上皇帝宝座,早就了她权倾天下的高位,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还是要离开这权利的巅峰。

那些官员们一个个嚷着祖制皇统,要让小皇帝赶快亲政,自己垂帘听政,这不才把大清的江山打理的妥妥帖帖的,也不知道这些笨蛋怎么想的!而更可气的是,小皇帝竟然也是迫不及待,竟然私下就开始盘算起来坐上九五之尊宝座后的事情……

老女人的心思,绝对是难以捉摸的,不过,权力二字才是她心思的核心,想到很快自己就要离开那个掌握至尊权力的位置,她多少有些不甘,这心思越想越纠结,不禁冷冷的哼了一声,把门口站着的李莲英吓了一跳。

他察言观色早就明白这位主子的心思,忙插话道:“主子,昆明湖那边的修缮已经开始一阵子了,奴才昨日刚去张望过,倒是有了几分气候,而且那两广总督秦铠敬献和修造的小火车已经修通,这过去都不用马车,主子您要不抽空去散散心!”

听到李莲英提起自己最关心的万寿山三海子修缮之事,倒是让她的心情恢复了不少,点点头神色轻松的说道:“醇亲王这些日子也是辛苦了,明日就请他进宫,配我一起做小火车到万寿山一游!”

“渣!”李莲英见自己轻松就把气氛调和了,也是十分得意,立刻转身派人去通报醇亲王,而他则若无其事的说道:“太后,小六子送来消息,皇上最近召见了一个叫康有为的举子,听说是李鸿藻想皇上推荐的人才,他和翁同龢都颇为看中这康南海。”

慈禧一听小皇帝的动静,立刻就收了关注修园子的心思,立刻说道:“一个小小的举子,皇上怎么会召见他?难道此人很有学识嘛?”

李莲英一看太后有兴趣,立刻也来了精神,他深知太后和小皇帝之间,绝非外人所见的那般平和,自然十万分的上心小皇帝那边的事情,事无巨细,都一一禀报,“这康有为听说是个能言之辈,在广东游学,不知道怎么攀上了李鸿藻的关系,听说一门心思搞什么变法维新……这些读书人,就尽搞这么些烦心事!”

老女人听到变法维新几个字,眼神立刻就锐利了起来……变神马法,这大清天下不,自己说的那就大法,难道小皇帝真动心思了?

---------------------------------------------------

醇亲王府,奕譞正在和心腹、负责三海子工程的内阁学士阿桂谈话,阿桂一脸苦瓜像的禀报着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开办事宜。

这只存在于奏章上的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