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透纸背,在写完之后,侍女还拾了粉笔再次加粗了一次。
“诸君。”她长睫一抬,声音冷淡:“本公主的时间不多。”
“未来五年内,这是两座大学的主要研究重点——无论是研发、试验、修改、调整,种种都需要时间。”
“正因如此,我需要你们划分三组,直接确认直接领导和负责人——俸禄自然是别人的三倍,同时有对应提成。”
她接过茶盏抿了一口,再次不紧不慢道:“从今日起,把这三样所需要的所有研发环节,全部都拆分到最细,无论是需要的材料、资金,还是时间的预估、技术上无法攻克的难点,全部都整理出来,十日内交给我。”
“惠王已经把两座大学参与科研的人员名单交给我了——直接负责人可以自主的决定所有人的位置和参与度。可于此同时,他也要接受我的诘难和质疑,并且要负责全程的监督和管理。”
她微微抬眸,噙了个轻慢的笑:“正因如此,可以自由竞争,但这些,都不归我管了。”
“我只要一个结果。”
思柔公主的府邸中同样灯火通明。
不光是张居正,她的许多门客和谋士也汇聚一堂,坐在厅内紧张不安的讨论着。
有关公主的事情,他们几乎都是忐忑而又期待的——可等那天她从养心殿内归来,一切都与计划里的许多都直接脱轨了。
谁能想到皇上和首辅竟然制定出了如此令人诧异的计划!
“户部?”
“为什么是户部?”
“——因为经部被景王抢了。”
“不,可是户部现在真的没有什么要改的了。”
“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唉……”
“公主还在这里,别在这臊眉耷眼的!”
朱福媛的指腹扫过冰凉的护甲,只轻咳了一声。
下一秒,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着她,噤声的安安静静。
张居正坐在她的右下角,神情温和又有些犹豫。
“户部,确实没有什么要改的了。”她缓缓道。
无论是赋税制度,还是籍贯路引,所有不合理的东西,基本上在十年前就被三位大人和父皇一起联手推翻了。
“但是,证明能力这件事情,并不是需要改革和推翻什么才能彰显的。”
她看向哑口无言的众人,语重心长道:“正是因为户部时间久远,又结构稳固,才更适合做更多的事情。”
“珑华。”
一个侍女缓缓推着黑板出来,上面列了两行字。
『寒衣局』
『务工局』
“这五年里,我们只做这两件事。”
她招了招手,旁边两列小厮直接鱼贯而出,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分发给在座的各人。
关于灾荒,虞璁早就有了充足的准备。
而整个国家的繁荣程度,其实也已经超过了当初永乐年间里,粮仓的粮食都拥挤到发霉的程度。
可是粮仓这种东西,是为了荒年所准备的。
朱福媛更介意的,是取暖这件事情。
取暖本身很简单,砍枯枝烧一烧都可以让人缓过神来。
但是在寒冬中,人们还是需要御寒的东西。
衣食住行,是生活中最为简单而必须的事物。
如果能回收或者说,征收大量的衣物,有管理有组织的发放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和贫民,不知道可以救下多少人的命来。
她想要做的,是给予双重的保障——物质和生活。
有句老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但是,给人渔网,那人可能还没等捞到鱼就已经饿死了。
同样的,给人鱼,也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
虞璁在一开始,就担忧过这个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
他介意的,是随着富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势力庞大,穷人们也会越来越多。
这么说虽然有些无稽之谈的感觉,可是实际上,正是如此。
因为资本的积累,是存在上位者压榨下位者的种种,换来自身条件飞跃的。
他不担心有钱的人会为所欲为——不断健全的法制和不断提高的行政力度都会予以调节。
他并没有自信,能够千里迢迢的照顾到那些穷苦的人家。
·2·
“寒衣局?”旁边的人不解道:“为什么?”
朱福媛想了想,看着这锦衣玉食长大的士子开口道:“你去过这京城的贫民窟没有?”
听到贫民窟三个字的时候,好些人的脸上露出了极其茫然的神色。
他们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