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4 / 6)

[明朝]科学发展观 青律 10713 字 2018-03-12

的开口道:“在嘉靖七年九月二十日,我便觉得你好像变了许多。”

虞璁在这一刻怔住了,手指握紧桌沿,声音哑了几分:“你是怎么想的?"

“人都是会变的。”陆炳凝视着他的双眸道:“并没有什么。”

在此之前,他只是自己尊敬而敬畏的帝王,也是曾经幼时的玩伴。

在那之后,他越来越璀璨耀眼,超越了所有人对新帝的期待和幻想。

可以爱上这样的人,他也何其有幸。

“我好像在那年生日之后,做了很长很长的梦。”

“有很多东西都涌进了我的脑子里,不肯再离开。”

虞璁深吸一口气,抬手抓住了他的手腕,仿佛生怕他会就此离开。

“阿彷。”

“七年前的我,并不是现在的我。”

“可是,你爱的,是现在的我吗?”

陆炳看着他湿润的双眸,忽然倾身低头,淡淡的吻了一下他的额头。

“我一直都分的很清楚。”

什么是君,什么是臣。

什么是爱,什么是畏。

虞璁在这一刻只觉得鼻头发酸,许多从前压抑在心底的秘密和情绪,好像都已经无足轻重了。

他爱的……是真真切切的这个我。

不是那个历史中的嘉靖帝,也不是他的发小。

他爱的,是我的灵魂。

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想要迁徙,第一个问题就是钱和工程。

第二个问题,就是规划和发展。

如何规划,如何调整整体的布局,这绝对不是靠皇帝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拍屁股都不行。

正因如此,虞璁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朕的朝廷里是不是人又不够用了?

于是杨慎在化身工作狂之后,终于久违的被拎到乾清殿里面去了。

“今年的寻仙考成绩出来了吗?”

杨慎刚好正在整理名册,诚恳道:“陛下,后面的名次都没有整理好,但是榜首已经出来了。”

虞璁眼神一亮,心想又到了抽卡的完美时间。

去年的胡宗宪和俞大猷已经够惊喜的了,只不过胡宗宪曾铣之流还算年轻,需要在朝廷里多多历练学习,暂时搁置。

但是今年——又有什么神仙人物下凡了?

一文一理,总该有点惊喜吧。

杨慎鞠了一躬,开口道:“请容臣回去,取名册过来。”

寻仙考前十名,还是规规矩矩写在长轴之上。

虞璁一打开,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

文科第一,李春芳。

——那个状元首辅,青词宰相?

似乎就算自己改变了历史,该进宫的还是会早晚进宫诶。

他往下一瞅,忽然呆住了。

杨慎见皇上眼睛都直了,从来没这么失态过,有点纳闷。

当年在廷前割喉逆臣的时候,陛下可是眼睛都没眨呢。

“来来来杨大人,”虞璁把卷轴转过来对准他,声音有点抖:“你告诉朕,这三个字读什么?”

杨慎一瞥,不解道:“吴承恩,怎么了?”

吴!承!恩!

写孙猴子大闹天宫的那位!!!

这上面还记了他的生辰出生地,居然——居然只有二十五岁!

虞璁这一刻百感交集,心想自己是把语文书里的作者给请出来了啊我的天。

好想找吴承恩签名啊天了噜……

杨慎见皇上神情还是相当不淡定,只试探开口道:“这次寻仙考的文科卷是我批的,此生文辞奇丽而颇有见地,所以……”

“不不不,”虞璁深呼吸道:“很好……很好,让这十位都尽快回京吧。”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这个传说中的吴老爷子了。

不,如果看年龄的话,好像就比自己大一点?

眼瞅着到了八月,螃蟹也逐渐上了餐桌。

中央皇家银行已经建了一半,南京造船厂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明年春天就可以下水试运行。

皇上一边啃着螃蟹一边看着折子,差点都忘了之前在西北的那几个月的厉风和寒雪。

小孩儿们都大了,平时除非特殊情况都可以进出乾清宫,基本上都相当乖巧的坐在御案旁边的小桌子上画画或者看书。

虞璁给他们配备了小炭笔,虽然没有橡皮但是也可以随便玩,万一将来培养个齐白石般的人物也说不定啊。

朱载基作为长子,如今已经快五岁了,他虽然爱动爱蹦跶,一见到父皇就乖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