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但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条件可以放宽,据说招收的学生最小者只有十二岁,如折昭当初便是以十三岁之龄就读的国子监。
今年崔文卿虚岁刚好十八,倒也来得起所,正是专研学问的大好年华。
不容多想,崔文卿带着荷叶步入坊门,也不用问路,就这么跟随白衣学子们的方向而行,不多时,一座高大的门坊已是出现在了眼前。
可见那门坊以汉白玉雕成,足足有十来丈之高,在建筑物通常高不过五层的洛阳城内,当真算得上如同鹤立鸡群一般。
而在门坊中央,则上书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国子监”,让人老远就能看见。
崔文卿看得一阵感概,不愧是堂堂国子监,比起他昔日就读的私塾可是好太多了。
怪不得常说进士十有五六都是出自国子监,光从门坊上来看,教学资源比起其他地方真是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