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章 梨山(2 / 3)

想要吃小鱼。

“我让我的公司,注意一下他们的动向。你这个果园起点太高,也难怪引起别人的关注。如果是其他小本生意,其实没有人会耍特殊手段的。”

“那就是说,我特殊,所以我倒楣喽?”

“其实,你只要保护好特殊水,别人拿你没有办法的。还有,这个消息,应该是我公司的人传出去的。我在这里说抱歉了。但是,早点传出去,其实是有好处的。”

林木森对杨家雯没有脾气,只是恶狠狠的说道:“好处,我没有看到啊!”

大员岛高海拔山区的土地开发,始于民生困顿的五〇年代,为了丰饶物产、富裕民生,也为了安顿来大员的退除役官兵,政府一面大刀阔斧凿山开路,一面集专家勘议土地的开发政策。于是,道路所至,资源尽出,伐林、开垦,沿着北、中、南三大横贯公路,高达海拔两千五百米,中高海拔的拓垦浩浩荡荡的展开。

梨山这边,起初多半为国有林,先是由退辅会成立农场,继由林务局将砍伐过后的山坡地招募退除役官兵开垦。

最后,开垦地农用合法化,成为私有土地。

有了中横的对外交通,高海拔的温带气候,让这边生产出平地缺乏的温带水果,还有高冷蔬菜,也使原住民保留地一路跟进。

曾经,梨山的开发,被歌功颂德,视为政府的伟业。

在环境意识抬头之后,对梨山的掌声也变成各种非议。

在高度落差很大的山里,种果树本来就很不容易。

本来,就出现了很多水土流失的问题,还有肥料随着水跑掉的问题。

偏偏,这个是开发疯狂的年代,即使是坡度再大,只要是自己的土地,人们也就会勉励开发。

直到一九七四年,德基水库兴建了以后,问题终于爆发。

一九七四年,民生已经富足,环保意识已经抬头,集水区水土保持、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被充分重视。

梨山山坡地施肥,撒农药,最后都会进入德基水库。

于是,对梨山的开发限制就开始了。

政府想要回收土地造林,但是已经给了私人的土地,想要回收谈何容易。

何况,当初被赶到梨山的人,开发这片地方,是真的流血又流汗。

林木森是梨山人,也是爱山人。

对这片土地胼手邸足的人林木森不忍苛责。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是倾向冲突或和谐,向来是见人见智。

林木森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只想有机会,就要回馈乡里。

恢复山地的灵气,让这里的水土流失不再这么严重。

如果不是灵气现在已经不太够,林木森甚至想在灌溉这片土地的河流里加上灵气。

“加油,加满。”

林木森开进加油站,不管车子里还剩下多少油,先把车子加满油再说。

这个加油站,估计是进入中横最后一个加油站。

“好的。”

加油站的工作人员,拉起油管,就往车子里加油,加油需要一点时间,设定好之后,他忙着替后车服务。

等他回来的时候,油表已经停止转动。

“一共一千四百六十八元。有统一编号吗?”

“有。”

林木森报出了一个号码。

他没有信用卡,付给对方现金,随后把零钱丢在旁边的一个盒子里,就继续开了。

两个女孩子,没有一个坐在副驾驶座上,都在后座,结伴聊天。

加油站附近,屋子已经逐渐变小,可以感到一种荒凉的感觉。但是地形还是比较开阔。

车子进入中横,逐渐进入开始攀高。

在道路旁边,始终有一条河流,水势汹涌的流过。

“这条河流会进入浊水溪吗?我记得中部最大的河流就是浊水溪了。”

“这条河流是大甲溪。”杨家雯主动回答,没有给林木森说话的机会。

他们两个是同一个系毕业,专业知能非常类似。这种普通问题,林木森没有说话的机会。

“我记得以前地理课本曾经说过,这是大员岛利用率最高的河川了。梨山在它的上游?”

“是啊!”

林木森和杨家雯都不想解释。

在那个年代,为了经济开发,政府做错了很多决策,但是在当时看起来,其实这些发展都没有错。

只不过,现在想要补救,需要花费超过它能承受的金钱。

“现在几公尺高了?”方洢水问道。

“怎么这么问?”林木森总算有说话的机会了。

“我感到骨膜在膨胀。”方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