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诱敌深入(2 / 3)

,正是坦克部队最喜欢的地形之一,如果日军的增援部队,真敢从沧州与德州过来,已成为装甲兵战术专家的郭祺勋旅长,绝对会让日军知道什么叫坦克、什么叫装甲部队。

10月25日,日军主力越过了大沙河,土肥原师团的前锋部队,直抵新乐县城外。

林翼如与王仕俊等人,不得不连夜撤部出新乐县城,迅速的向西面的平山县撤退,与125师的主力汇合,连事先计划好的夜战近战,都不得不一一放弃,只留下了少部分的军队,与日军继续争夺城垣。

土肥原是何等的精明,很快就识破了川军的小把戏。

为了尽快抵达石家庄,他干脆将争夺新乐县城垣的任务,以及防范敌军从太行山上下来的任务,一并交与第27旅团全权处理。

而土肥原自己则带着师团部、第28旅团,以及俩个重炮旅团,继续南下,依然是老一套的打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隔15—20公里,就停下来修战壕修工事,逼着敌军与他打阵地战。

不得不说土肥原这个外行,还真是够犀利、够毒辣的,他的这个战法,除了太费时间、太费炮弹外,简直找不出任何毛病。

连邓锡侯与吴佩孚等人,对于122师能否守住正定县,都有些不自信了,因此川西的三个重炮营,是他们唯一希望,当然,若是连重炮营挡不住,就只好出动最后的杀手锏——轰炸机群了。

只是如此一来,好好的歼灭战,就变成了击溃战。

10月27日,步步为营的日军第十四师团,终于抵达了正定县城的近郊,双方的重炮已经一一就位,就等一声令下、万炮齐发了。

不料,当晚就传来一个噩耗。

不过对122师来说,就是一大喜讯了,华北日军的多处军火仓库,被八路军游击队给炸掉了,而与之同时,在军统特务的指挥下,蓝衣社、忠义救国军等反抗组织,也派人炸掉了多处铁路线和桥梁。

日军第十四师团成了一支孤军。

土肥原贤二本来还有点不信邪,还想请日军第六师团,随同铁路工程抢修队,连夜抢修各处交通要点,他不拿下石家庄誓不休。

但是事情的发展,似乎更加邪乎了,华夏的秘密潜艇编队,竟出现在了渤海湾内,26日午夜还袭击了日军的运输船队,有一艘运兵船与三艘军火船被击沉,其中就有日军目前最紧缺的重炮炮弹。

日军的海军极其强大,只要出动驱逐舰队巡航,这些海上运输线就会即刻恢复,但是总得需要时间不是。

究竟在什么时候恢复?海军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渤海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确保运输船队的绝对安全,就需逐一搜索和排查,一两天的时间还是要花的,只是对土肥原师团而言,就有点残酷了。

难道没有了重炮炮弹,大日本皇军就不会打仗了?

土肥原贤二就不信这个邪。

这厮即刻让第六师团的坂井旅团,秘密进驻长乐县,他打算与石家庄的22集团军,打一次“一战式”的沟壕战,看谁才能笑到最后,只是重炮炮弹需要省着点用,动辄几小时的炮击,恐怕是玩不了。

10月28日凌晨,日军正式发起攻击。

经过15分钟的猛烈炮击后,一千多日军分成三路,向正定县城的东门、北门、西门,同时发起进攻,从表面来看,与上次河边支队的进攻大同小异,甚至连战术思维,似乎都是一模一样。

其实并非如此,这次的日军就胆小多了。

他们老远就开始修筑壕沟与工事了,而且整个进攻过程,也猥琐多了,一个个驼着背、撇开八字步,一副贼兮兮的四处乱瞟,只要一听到什么响动,就即刻往地上爬去,丝毫不见大日本皇军的凛凛威风。

难道要放让这些日军一路长驱直入?

122师师长王铭章可不干,立即召集全师的神枪手、神炮手,成立狙击队与冷炮队,分散在城垣的各个角落,专门射杀日军的土木作业人员,当某一处的日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用迫击炮来解决。

短短几小时后,还不到中午12点,日军伤亡达到了三百多人,一千多日军连城墙都没摸着,就不得不退了回来。

土肥原却一声冷笑,因为正定县城的火力点,已经被他试探出来了,这厮即刻命令重炮部队还击,根据之前所暴露的火力点,进行了一一点名,反正步兵又不值钱,随后再次派步兵继续试探火力点。

如此反反复复试探了好几轮后,敌我双方都损失惨重。

但是令土肥原郁闷的是,从表面来看,收效似乎并不太理想,守军的火力密度,似乎并没降低太多,而且天色已经逐渐晚了,日军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如潮水一般,连忙退到了三公里之外。

这个距离,正好是七二式步兵炮的有效射击范围,日军的学习及改进能力,确实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