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又看了远处一眼就转过身回村去了。
“老人家留步!”商人一看老人要走,急忙叫住了他。他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向老人做了个揖,然后才说:“老人家,走失的是我的侄子,孩子小贪玩不懂事,请您指点怎么救他。在下感激不尽。”说着又是一个揖。老人回过身来:“您言重了。要是能救人我怎么会不管,只是这鬼市凶险万分。我也无能为力啊。”
“那怎么办?”伙计们也急了。
“是生是死,只能看他的造化了!”老大爷摇摇头,再不停步,回了自己的家。
商人沉吟片刻,毅然向着山腰的集市走去。两个胆大的伙计跟了上来。商人一摆手:“你们回去!”“当家的!”那两个伙计叫了起来。
商人头也没回:“小毛子是我带出来的,他的爹娘把他托付给我,我就得对他负责!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要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算了,我对不起人家爹娘。你们等我一夜,明天早晨不回来,你们就带着货物回家。”
听朋友讲到这里,我不由暗赞了一声“好汉子!”。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写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讽刺商人重利而轻义。笔者颇不以为然。遍观世人,谁不逐利?能像这位商人这样有情义敢担当,即使逐利成xìng亦无可厚非。
“可是,当家的你……这太危险了。”一个伙计说道。
“不怕,我也行走江湖二十年了。山贼野兽都斗过,还怕什么鬼不成。”说着,他竟然从腰间拔出了一把盒子qiāng,对着伙计们晃了晃,“何况,咱还有qiāng。俗话说’神仙难躲一溜烟’!”说着他义无反顾的走了,望着他的背影,几个伙计都莫名的觉得有些哀伤。
月明星稀的大山里杳无人迹。借着月光,商人大踏步的走在山路上。像他这样常年外出的商人都会几下拳脚。一来强壮筋骨,二来防身御敌。朋友们看过几年前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吧。里面那位主人翁乔致庸就是形意拳的绝顶高手。形意拳的广为流传这位乔先生功不可没。这位商人虽然不是什么高手,但三五个普通壮汉是奈何不了他的,像这样走几步山路更是不在话下。眼看天色不早,他加快脚步,很快他接近了山腰的鬼市。
要说他不怕那是假的,这不同于平日里的闯山寨,斗虎豹。那些情况虽然危险,可那都是可以直接面对的,但是眼下,他面临的是一种未知的恐怖,他要面对的是不可捉摸的“鬼”这种感觉尤其让人揪心。他已经可以看到那集市的入口了。只见人影憧憧,一点点亮光闪动。商人路上已经考虑了种种情况,他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候着质问,拦截,殴打甚至是搏斗和厮杀。他咬咬牙,一手探入怀内,握住了qiāng柄,打开了qiāng身上的保险。
但是他想错了,这里根本没有人注意他,鬼市里的人(鬼)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商人步入鬼市,就好像走入了一个普通的集市,连一个搭理他的人(鬼)都没有。商人逐渐放下了心,开始观察鬼市。
鬼市的规模还不小呢。人来人往,做买做卖。就跟我们平时逛的集市差不多,不过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是安静,不像我们平时逛的集市那样讨价还价、呼来喝去、人声鼎沸。这里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是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就连说话也是窃窃私语。二是灯光,这里的灯也古怪,每个摊位都点着一盏灯,但所有的灯光都是蓝色或者绿色。集市里卖的东西还真不少,什么古玩字画,珠宝玉器,文房四宝,古籍善本,简直包罗万象。不管买东西的还是卖东西的人全都低着头,极少主动和别人搭话。此时,商人当然无心去买东西。他在琢磨着怎么找到小毛子。正走着,突然看见一件怪事。
☆、第十六章 鬼市(二)
就在他对面不远处,走过来两个大水缸。对,我没写错,真的是走过来的,两个半人高的水缸长着两条腿一晃一晃的走过来了。等走到他跟前他才看清,不止是有腿,两个水缸还有手,它们像朋友似的,手拉着手从商人身边走过去了。商人强自镇定了一下,继续在人(鬼)来人(鬼)往的集市上走着。究竟怎么找小毛子,其实他也没什么主意,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集市并不长,商人花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走了个遍,可是根本没有小毛子的影子。他心里开始泛起了琢磨,这怎么办?他一回头看见路边有个茶摊,只有两三个人坐在那里喝茶。他仗了一下胆子,试探着也靠边坐了下来。茶博士看了他一眼,慢慢地走了过来,尖尖的声音对他说:“客人,您喝什么茶?”商人本打算叫一壶茶,可是想想这里可是鬼市,谁知道那茶能不能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商人对茶博士笑了笑说:“不劳小哥,我只是太累了,不想喝茶,借贵宝地稍坐片刻,不知可行?”茶博士没说什么,转身走了。商人静坐了片刻,心里渐渐平静下来,盯着茶摊外面点点灯火暗自打着主意。小毛子究竟去了哪?面对这虚实难料的鬼市,他颇有无从着力的感觉。他宁愿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山贼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