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反映出,解放前穷人的真实现状。
走出礼堂,震华走到李想面前,肯定她表演成功的时候,李想撩开了上衣,露出了被掐的青一块紫一块的腰,震华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李想说,这点伤算什么,只要能把戏演好,演真实,让观众喜欢,那才是最重要的。
震华听从了校长的建议,她开始琢磨,服装是角色的门脸,演员穿上适合的服装,加上真情实感的演出,确实能把效果烘托的更好,于是,震华开始发动大家,找带补丁的旧衣服,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主动把自己带补丁的衣服拿出来,让演员试穿,试穿之后,震华还是感觉,差那么一点火候,这个时候,她的脑海里出现了父亲的形象,父亲身上穿的,没有一件是不带补丁的,如果拿它做演出服,效果肯定不错。
震华带着同学来到家里,正好父亲的衣服洗了,晾在院子里,她的同学李想跑过去,从晾衣杆上扯下其中一件,大声的高喊道:
“震华,你家怎么存这么多穷人穿的衣服呀?”
李想提出的问题,震华没法回答,她不能说,这衣服不是穷人的,是父亲每天都在穿的,因为如果她这样说,会让李想产生某种误解,某种联想。
“这些衣服,都是我早就不穿了的,洗了留作纪念。”大虎赶紧出来打圆场。
大虎给女儿打圆场,目的也是怕同学误会,他是让运动给弄怕了,他担心同学们会说,旧社会穿满身是补丁的衣服,那是被地主老财剥削造成的,而新社会,没有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榨,就不应该还穿这样的衣服,新旧社会总得有区别,一旦有了这样的误区,对他们表演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大虎编造了一句善意的谎言。
震华听了父亲的话,对父亲的愧疚感油然而生,在她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们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们穿得体面一些,他们总说,过日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合着加起来的九年里,父母就占了六年,不易啊,她暗下决心,等自己毕业了,挣钱了,一定要给父母买身新衣服,让他们穿的体面一些。
舞台剧成功了,震华带领同学们,参加了汇演,受到了好评,余下时间,她来到了曾经代课的学校,为同学们演出,学生们被台上的真实表演所感动,有的同学入了戏,冲上舞台,对演地主的演员,拳打脚踢,并抱着扮演穷人的演员痛哭,此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又深入到偏僻的学校,进行巡演,所到之处,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当震华把演出中的所见所闻,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还和女儿开起了玩笑,‘你们演出是成功了,可爸爸的衣服,都被你们拿去当演出服了’。
林默然回家,把和震华谈朋友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亲倒还没说别的,可母亲听说震华是从农村出来的,当即就表示不同意,用她的话说,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将来一定会出现问题,可林默然对此不以为然,他觉得,只要他和震华两个人相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为此,母子两个还拌了嘴。
那天是个星期天,震华正好没事,林默然说,要带着震华去他家见父母,震华说,现在还八字还没一撇,见父母的事情,还是留在以后,可是,林默然的执着,还是打动了震华,她同意去见一面,林默然片面的认为,母亲反对她和震华交往,是因为她不知道震华有多优秀,如果见过面,她肯定会改变态度,接纳震华。
到了林默然的家,林默然的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母亲在批改作业,父亲表现的还算友善,看了一眼震华,又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而母亲则扳着一张脸,看都不看震华,林默然倒是不在意父母的态度,他把震华正式的介绍给父母,母亲起身要出去,这下林默然不干了,他拉住母亲说道:
“妈,您应该对震华有起码的尊重,从我们进门开始,您就头也不抬,扳着个脸,您这样做,我很失望。”
“我告诉过你了,我不同意你找农村的,你偏就不听,非给我带个农村的回来,你想让我给她笑脸,我做不到。”母亲说。
“阿姨,您可以不同意我和林默然交往,我也能做到,从此再不跟他来往,但是,您一口一个农村的,这让我很不舒服,我问您,农村人怎么了,农村人靠劳动吃饭,丢人吗?农村人就没有尊严吗?您别忘了,您是个教师,您这样教书育人,会误人子弟的。”震华说完就要走。
“林默然,你都听见了,这还没成那,她就敢跟长辈叫板,这要是成了,她还不把咱家闹翻天了,不行,你俩的事,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母亲大叫起来。
震华不想在这个家,再多待一分钟,她走出了林默然的家,林默然在震华的后面追赶着,并试图做着解释。
震华回到了学校,进了宿舍,就蒙上被子,躺在了床上,她在被子里面大哭了一场,哭痛快了,也想明白了,她理智的分析了俩人的前景,毕业以后,她要回到山区学校教书,而林默然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要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