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虎被迫‘封箱’(7 / 10)

木匠 青儿19 18116 字 2016-08-04

**,也是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做法,对待玉儿他们,跟这样的人反映情况,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只剩下军管会的办公室还没进,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勇气,也不想再进了,有气无力了,他彻底的放弃了告状的想法,沮丧的往家走。

与此同时,韩****接到了革委会主任打来的电话,要他到革委会有事商量。

接到电话,韩****骑着自行车就上路了,在通往公社的路上,他的脑子也没闲着,他在琢磨,主任突然打电话,要跟他商量什么事情,他想到了升官,最近一点时间,他的人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也是个‘名人’了,他不甘心,就在沙峪村这个小地方待着,他要调到公社,当个副主任或是副总指挥,将来再去县里谋个职,光明的前途,在前面等着他,也许今天,主任就要跟他谈提拔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进了主任办公室,他有些得意忘形的跟主任说:

“怎么着,是不是要我来公社,给你当左膀右臂?”

“你还有时间开玩笑,还是先把你的屁股擦干净再说吧。”主任说。

接着,主任把大虎告他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大虎来公社告他状的事,根本没在他的计划之中,所以,他毫无准备,但很快他就调整好了情绪,他告诉主任,大虎说的情况,是子虚乌有的,究其原因,就是前一阵子,他断了大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后路,并让他去大田队改造,他不服,故意利用女儿来诬陷他,主任告诉韩****,不管他反映的情况是真是假,他都不愿深究,现在,公社的副主任一职正好缺位,他希望韩****不要让别人抓住辫子,他会尽快的举荐他当上副主任一职。

但分是个明白人,就不难看出,韩****就是个疯子,难道主任不是明白人?他看不出韩****的本来面目?还真说对了,主任和韩****只见还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革委会主任叫袁文海,原来就是一个农场修剪树枝的工人,**********开始以后,他率先在农场成立了一个叫‘战旗不倒’的组织,他是这个组织的总指挥,手下有几十号人,他给‘战旗不倒’编了个口号,‘战旗不倒,气死老保,战旗一立,气死野驴,战旗当权,理所当然’,他所说的老保,是指另一个叫保皇派的组织,他在农场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不说能呼风唤雨,但却能折腾的乌烟瘴气。

由于他和韩****一样,都是既显山又漏水的人物,在一次造反派的游行中,两个人相见恨晚,臭味相投,结成了死党,韩****是不怕死,袁文海是死不怕,这两个人搅合在一块,不生事非,那才不正常。

袁文海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甘愿在农场当‘战旗不倒’的总指挥,他想爬到更高的位置,施展他所谓的才能,他常对身边的人说这样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是,老天却没有光顾他,为此,他找到了韩****,把自己的苦闷倒了出来,韩****表示,他帮助竭尽全力帮助他实现愿望,于是,两个人开始商量谋权篡位的计划。

他们把目标设定在了公社革委会主任的位子,当时的公社革委会主任,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安分的人,五十岁左右,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待人接物,很受大家的认可,由于群众基础牢固,在历届的选举中,稳坐住了主任的位子,这叫一心觊觎主任位子的袁文海,有点坐不住了,按正常的路子走,主任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自己提出下野,但如果是一个有严重生活作风的主任,自己提出下野的申请,就顺理成章,也在情理之中了。

袁文海之所以把赌注压在这上面,是因为他琢磨透了官场中致命的短板,提到这个问题,上至大头,下至百姓,普遍的观念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沾上生活作风这个敏感的话题,当事人如果解释,被说成‘越描越黑’,当事人如果冷处理,又被说成,‘没得狡辩了’,反正是怎么说,怎么有理,就是被诬陷的人没理,袁文海就是要把主任,亲自打造成这样的人,受了诬陷,干吃哑巴亏,还得拱手让出主任的位子。

要实现这个计划,他必须给主任推举个‘相好的’,帮助他来完成这场戏,他想到了她。

袁文海的相好,叫韩兰英,他们是一个农场的员工,两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还都育有一双儿女,两个人在脾气秉性上面,有共通的地方,就是不干寂寞,喜欢折腾,别看韩兰英是个女人家,长得也不难看,但骨子里透着一种不安分,放着男人和孩子不管,经常和袁文海夜不归宿,看在孩子的份上,男人既当爹又当妈,守着这个名存实亡的家,袁文海也是一样,只是他的老婆又当爹又当妈,过着‘单亲’的日子。

韩兰英跟袁文海是臭味相投,当袁文海告诉韩兰英,要她去勾引主任的时候,韩兰英竟没有半点的迟疑,她的唯一要求就是,要袁文海当了主任以后,不要抛弃她,袁文海是什么人,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你就是让他对天发誓,他也敢,看到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