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举办扫盲班(下)(7 / 8)

木匠 青儿19 14404 字 2016-07-19

大虎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跟兰珍说了以后,兰珍对他说:

“‘小寡妇’和小叔子的事情,已经在村里传开了,有的人站出来公开表示,不看好他们的婚姻,更不会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前几天,你跟‘小寡妇’的婆婆下了保证,说要在扫盲班,给他们俩办个新式的婚礼,依我看,恐怕你要食言了。”

“为什么?”大虎不解的问。

“你想啊,几乎全村的人都参加了扫盲班,如果你在扫盲班给他们办婚礼,那些已经公开表态不参加的村民,肯定不会捧场,如果是冷冷清清的,还不如低调,在家办个简单的婚礼比较好。”兰珍解释。

“那不行,‘小寡妇’和小叔子的婚事,又不是偷偷摸摸,见不得光的,为什么要低调,我就是想借他们两个的婚礼,给大家普及婚姻法,让他们摆脱过去的老观念,不能人在新社会,观念还是旧社会的。”大虎说。

“我不是打击你,你懂婚姻法?你能把他们的脑筋给说开窍了?”兰珍问。

“我是不懂,所以才跟你商量,我想去张先生那一趟,让他帮我想个办法。”大虎说。

“这个我赞成,不过,你得抓紧,以我的观察,‘小寡妇’的小叔子有点等不及了,恨不能马上就和他嫂子睡在一个被窝,要是不小心,弄出了孩子,村民的嘴就更堵不住了。”兰珍说。

“我说你怎么学会嚼舌根子了,这种话也敢乱讲。”大虎说。

“算我多嘴行了吧。”兰珍说。

第二天,大虎早早的就从家出发了,在先生到学校之前,他就到了学校门口,先生第一眼就看到了大虎,他邀请他进他的办公室聊,大虎告诉先生,有件事要请先生帮忙,这件事说完他还要赶回去,下次有时间再聊。

大虎把‘小寡妇’和小叔子的事情告诉了先生,也把想请相关人士去村里给村民讲解婚姻法的事情说了,先生拍着他的肩膀说,这个想法很好,他会全力支持,他告诉大虎,他会帮助联系民政部门,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派一名同志去村里讲解,到时候,他也会一同前往,顺便看望一下沙峪村的乡亲。

隔了一天,正好是晚上要上课的时候,先生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扫盲班。

乡亲们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先生,都上前嘘寒问暖的围着先生说个不停,先生把胳膊举起来,示意乡亲们坐下,他对乡亲们说:

“前天,大虎到学校找我,说要在扫盲班上给大家上一堂有关婚姻法的课,我认为这是件好事情,当然要全力支持,所以,我就请了县民政部门的王同志,由他给大家讲解婚姻法,我有个要求,在王同志讲解的过程中,大家要认真听,对于不解的问题,要举手提问,王同志给解答,好了,我就不过多的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大虎,我把课堂还给你。”

“我们鼓掌欢迎王同志上课!”大虎说。

王同志拿出了‘婚姻法’开始给大家讲解,为了能够把婚姻法讲的通俗易懂,王同志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用白话的语言,列举农村在婚姻方面存在的陋习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乡亲们听的非常认真,大虎也是感触颇深,他觉得,王同志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人家就能够把干巴巴的条款,说的生动感人,让乡亲们容易接受,相比之下,自己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了,看来以后要加强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

‘小寡妇’的婆婆和小叔子也来参加听课,在王同志讲述婚姻自由的时候,‘小寡妇’的婆婆站起来问道:

“王同志,我有个问题想问。”

“老人家,有什么问题,您只管问。”王同志说。

“我的大儿子死了有好几年了,留下了媳妇和两个孩子,我还有个小儿子,他说,要照顾嫂子和侄子一辈子,我原先也是死活不同意,为了这事,我和大儿媳妇小儿子闹翻了,后来,还是大虎给我们调解的,他也说婚姻自由,现在我是想通了,同意他们两个结婚,可是,村里的不少人也都在议论他们两个,我老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您说,嫂子和小叔子结婚,算不算是破了村规民约?”‘小寡妇’的婆婆说。

“老人家,您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现在咱们农村,普遍存在着旧的传统的观念,认为,丈夫死了,媳妇就应该守寡,还有人认为,嫂子和小叔子结合,不合规矩,本来应该是两家亲家,现在变成了一家,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只要俩个人是单身,不是直系亲属关系,双方自愿,就可以结为夫妻,我觉得,您老能够理解并同意他们的婚姻,说明您是一个明事理的婆婆,我支持您。”

“那我就放心了。”婆婆说。

“我有个问题,照您的说法,如果我死了,我是说如果,我媳妇就可以改嫁,那她要是改嫁后,不离开我的家,不就等于她后来的男人住进了我的家,这种情况,婚姻法也允许?”韩家的大哥问。

“你说的是两个问题,从婚姻法的角度看,男人死了,女人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