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跟自己一块上课,多认识一些字,给孩子做出表率。
第一堂课,表面上大虎是在教大家识别票子,但实际上是启发男人转变思想,让家里更多的人加入到上课的队伍,让沙峪村的人尽快的摆脱文盲的困扰,迎接新的生活,这也是大虎给自己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知道后面一定还要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他已经做好了克服困难的准备。
第一堂课结束,回到了家里的大虎,回味着第一堂课的整个过程,总觉得这个课缺少点什么,就在他琢磨的时候,女儿拿着笔和本,兴冲冲的跑过来,要爸爸教他写字,看到女儿手里的笔和本,大虎恍然大悟,原来缺少的就是这个,自己光凭嘴皮子上课,那些老爷们仅凭着脑子记忆,印象肯定不深,所话说,再好的脑子也不如烂笔头子,要是学员们每人有笔和本,他在黑板上写,学员在本上记,那学的东西可就扎实多了。
想到这,大虎赶紧把兰珍叫到跟前,还未开口,他先冲着兰珍笑了,兰珍说:
“你这一笑,我就知道准是有事求我,快说吧,是不是扫盲班的事?我可是事先说好了的,我不参与。”
“还是老婆最了解我,可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还就得求你来办,扫盲班开课了不假,可是眼下他们没有笔和本,光凭脑子记肯定不行,所以,你能不能把家里的钱拿出来,买些笔和本,这样大家学起来效果才会更好。”大虎说。
“不是我不愿意拿,前几天,大龙的孩子有病,弟媳跟我张口把钱借走了,你说,大龙在矿上圈着,咱不能不管他的孩子,我现在手头真是没钱。”兰珍说。
“弟妹没说什么时候还给咱?”大虎问。
“我说你是急糊涂了,还是怎么了,弟妹一个人带着孩子,哪有钱还咱们,说是借,实际就是给她了,我也没打算要,再说了,你免费教村民识字,让他们自己买笔和本也不过分那。”兰珍说。
“当初说好是免费上课,现在又叫人家买笔本,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适。”大虎说。
“那让咱们一家出就合适了?我看不如这样,你去张先生的学校看看,把扫盲班遇到的情况跟先生说说,人家毕竟是正经做教育的,没准你的这个难题,在先生那不算事,如果先生能帮你解决了,那你的扫盲班不就能够顺利的办下去了。”兰珍说。
“这不等于跟人家先生张口要东西吗?不行。”大虎说。
“这也不是为了咱家,是为了沙峪村摆脱文盲,先生肯定会支持的,听我的,你要是发憷跟先生提,我跟你去。”兰珍说。
“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去吧。”大虎说。
第二天,大虎到学校找到了先生,两个人见面以后,大虎几次想张口说出扫盲班遇到的困难,需要先生帮助,但最后还是没好意思说出来,还是先生主动问大虎:
“从学校回去以后,你在忙些什么?”
“我在村里免费办了个扫盲班。”大虎说。
“好事啊,我就说嘛,你有文化,又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你的这个做法,还是让我挺佩服的,的确,眼下大部分农民都大字不识,要想改变家乡的面貌,首先就要从扫盲开始,我敬佩你的眼光,说说,扫盲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说出来,如果我能够提供帮助的,我义不容辞。”先生说。
“您知道以前您给我们上课的学堂,经过我们修缮,现在成了扫盲班,课桌椅我们也自己解决了,现在缺的…”大虎欲言又止。
“缺什么?大虎,你尽管说,我能帮你解决的,一定帮你解决。”
先生太了解大虎的个性了,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全部,帮助他人,可是,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一个人想办法扛,从来不肯向别人张口,这是他跟先生欲言又止的原因。
在先生的一再鼓励下,大虎把扫盲班缺笔本的情况说了,先生答复大虎,他将无偿的提供笔和本,另外他还提供一块大黑板和两盒粉笔,供教学用,同时先生还鼓励大虎,要把扫盲班办出特色,让农民通过扫盲班学到知识,得到实惠,把学到的知识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先生还说,他会关注扫盲班的进展情况,必要的时候,他会亲自来扫盲班听课。
先生的全力支持,给了大虎无形的力量,他更有决心把扫盲班办得更好。
在开班之前,大虎把黑板在墙上安好,每个课桌上摆好了一个本子和一支削好了的铅笔,就等学员们来上课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上课的时间到了,陆续进来了不少人,当他们发现,课桌上放着笔和本的时候,他们围着大虎问:
“这本和笔是免费的吧?”
当大虎告诉他们,这些笔和本,是先生免费提供给大家的时候,他们开始抢空闲的桌子上的笔和本,大虎赶紧拦下他们,并对他们说,只有参加上课的人,才有资格拿到,他们追问大虎,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