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成功送走朝鲜哥俩(3 / 10)

木匠 青儿19 18063 字 2016-07-11

虎看来,人家毕竟是客人,万一在采药的过程中出现一差二错的,没法向人家的父母交代,但是哥俩一再表示,如果大虎不同意他们的要求,他俩就离开大虎的家,大虎也怕哥俩真的那么做,真的那么做了,他们再次被鬼子抓走,那他大虎会后悔一辈子的,所以只好答应了哥俩的要求。

大虎带着哥俩来到了后山,他们抬眼望去,陡峭的山峰就在眼前,好像伸手就能够到,可真要爬上去,不下一番功夫是办不到的,两个朝鲜哥俩原来就是个庄稼汉,没有爬山采药的经验,大虎不可能让哥俩冒险,他告诉哥俩,要站在山下看他做示范,如果他把路趟出来了,哥俩再照着他的样子做,哥俩答应了,在山下看着大虎做示范。

实话讲,大虎爬山的本事,远没有本村的同龄的孩子大,他十几岁就干木匠,上山采药的机会并不多,父亲之所以不同意他上山采药,很大因素就在这,这次他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多少有点赌的成分在里面,一开始还算顺利,还能跟哥俩对话,当爬到中峰的时候,他脚下蹬着的石头掉了下去,他的一只脚悬在了半空,哪知,另一只脚下的石头经不住身体的重量,也掉了下去。

这个时候,全身的重量都靠着大虎的两只胳膊来支撑,而他的两只胳膊靠的是山缝中滋生的一棵小树,大虎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死命的抓住小树不放,他尽量的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瞧准时机,找到落脚点,可是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这个时候,大虎的两只胳膊已经没有力气,支撑不了身体了,他的脑子还很清醒,他知道,如果在找不到落脚点,他就会松开双手,从半山腰掉下去。

一旦掉下去,有三种可能一出现,一种是摔死,一种是摔个半死,一种是什么事都没有,他知道,最后一种纯属侥幸,就在他还想坚持的时候,那棵本就不结实的小树被他的体重从山缝中拔出来了,他昏昏糊糊的就跟着小树一起掉了下来,他记得,在掉下的途中,他还被什么东西挡了一下,然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朝鲜哥俩看到了这一幕,吓坏了,他俩把大虎抱起来,不停的呼喊着大虎的名字,可是大虎仍旧是没有反应,哥俩大喊了起来,想找来人救大虎的命,可是喊了老半天,只听见山谷的回声,却不见一个人影,哥哥决定背着大虎赶紧下山,就在他们争着要背大虎的时候,大虎睁开了眼睛,他看见哥俩哭的泪人似的,就问发生了什么,哥哥说,他是从山上摔下来了,大虎想了老半天,才回忆起刚才摔下来的一幕,没到地上的时候,他还有意识,到了地上就摔蒙了。

大虎自认为摔得不重,可当晃动自己的腿的时候,发现左腿有点不听使唤,他的心里咯噔一下,真是越渴越吃盐,本来是想挖些草药,贴补家用,现在好了,左腿动换不了了,不但没有帮上忙,反倒帮倒忙了,想到这,大虎的情绪有些急躁,他非要坚持自己走,哥俩不干,可他的犟劲上来了,他从正泰的背上跳了下来,可是没走两步,他就倒下了,他发现他的左腿比预想的要严重。

大虎想到了昌元,他担心他的左腿会像昌元一样落下残疾,真的落下残疾,那他的家将面临更大的困境,不行,自己无论如何不能残疾,在哥俩的劝说下,正泰背起了大虎朝山下跑去,路上,正泰告诉大虎,他们哥俩也是家里的成员,他们哥俩会想办法,为改变家里的状况而努力,他们不会再让大虎一人操心这个家,正泰的话,让大虎深受感动。

当正泰把大虎背回家的时候,父亲正在屋里踱步,他正在为大虎担心着,看见了背回来的大虎,父亲的心情用喜忧参半来形容比较恰当,那有人问了,都被背回来了,还哪有喜呀?忧咱就不说了,明摆着嘛,咱就说喜,父亲知道,大虎去的这座山是最高的山,依大虎的个性,他肯定不会只爬十几二十米,如果爬到了中腰出了状况,掉下来,不摔死就是幸运,他们村有个外号叫‘猴子’的小伙子,还是爬山高手,也是从那座山上摔下来的,当场就死了。

现在大虎被背着回来了,伤了那是肯定的,但是命还是保住了,所以说,大虎的父亲喜的原因就在这里。

父亲赶紧给大虎请了郎中,比较幸运的是,大虎的小腿摔骨折了,但是只要遵照医嘱,卧床休息百日,大虎的左腿不会落下残疾,这个诊断结果还是让大虎高兴了半天。

事后大虎分析,他之所以从那么高的山上摔下来,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在掉下来的途中撞上了一块凸出来的山石,缓冲了一下掉下来的速度,还有一个是,头天刚好下了一场雨,山下的泥土是湿润的,他的身体在地上砸了一个坑,也起到了保护身体的作用,不管怎么说,大虎都是幸运的。

第二天一大早,大虎的母亲叫朝鲜哥俩吃早饭,发现两个人不见了,母亲赶紧将情况告诉了大虎,大虎一听就急了,可是这回他急了也没有,因为他的左腿被郎中打了夹板,行走不了,大虎让大龙去找哥俩,大龙在村里打听到哥俩的消息。

原来,看到大虎摔伤一百天不能动,他们哥俩就决定跟着同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