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第 303 章(1 / 2)

君前奏对便是如此。这也能够算得上大晋朝的一个特色了。朝堂之上,大多数时候是和乐融融的, 因此, 混圈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会混圈,那么, 什么时候被排挤,然后被丢出去外放都不知道。

虽然太上皇后不至于被外放, 但是被驱逐成为那巍峨的宫城里面的一个吉祥物, 却是可以的。

这也是贾琰带着丈夫和儿子参观铁船的真正原因。为了安全,无论是贾琰, 还是太上皇和皇帝父子都不能登上铁船亲自体验一下大晋第一条铁船坐起来是什么感受,却不等于他们就不能站在边上观看,从臣子们的脸上体会那种感觉了。

因为铁船事关重大,贾琰的儿女们今天来的, 也就皇帝一个。

皇帝抽了个时间对贾琰道:“母后,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儿臣可真不敢相信,这铁船也能够浮在水面上。”

太上皇立刻放下了脸,道:“老七, 朕看你是功课偷懒了!明明是太|祖爷当年说过的!”

皇帝不敢争辩, 只好低头认错。

沂王见状,连忙打圆场道:“皇兄, 看您说的, 当年我们还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 不也私下讨论过吗?那个时候, 皇弟跟几个弟弟还以为太|祖陛下说这句话的时候,怕是老了。”

太上皇听说,感慨一声,道:“是啊。朕也曾经以为,那是太|祖|陛下的临终遗言。如今看来,果然是太|祖|陛下睿智。我等万万不及啊。”

贾琰听说,着实松了一口气。

她道:“万岁,臣妾听说,太|祖|陛下当年说过,自己乃是南宋之时外逃的遗民,臣妾便想着,若是这个铁船和炼铁法乃是南宋就有的就好了。不然,若是色目人之物……”

沂王连忙道:“娘娘,就是南宋之物,就怕这方子已经被元人收入元廷。元人不识货,可是传闻元廷当年有许多色目人。”

沂王的话音一落,现场一片寂静。

良久,才听得沛王小声道:“所以,我们现在要担心的,其实是色目人?”

皇帝想了想,抬头看了看母亲,这才道:“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平定周围的藩属国,把大晋的南大门推到满啦噶。只有如此,才能够依据地利,拒敌于千里之外。不然,我大晋海疆,将永无宁日。”

太上皇暗自点头。

比起他其余几个儿子,这个老七在远见上可真的一点都不差。

别的不说,这几句话立马就能够想到满啦噶,着实不易。要知道,太|祖|皇帝当年留下的那张海图,至今还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呢。

一旦皇室和政事堂、枢密院达成了一致,某些事情总是很快的。大晋的钢铁产量其实并不低。至少,在钢铁这一块,将作监的冶炼作坊就从来没有满负荷地工作过。但是既然皇帝、政事堂和枢密院都知道了铁船对未来战争的意义,工部和将作监自然是全方位地支持。

这一次,工部格外爽快,别说他们手头的常用的那一种钢铁,就是贾琰让他们试验别的配方的钢铁,他们也二话不说地开工。

这些钢铁,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有耐火的试验,有韧性的试验,当然,还有经过冰冻之后的脆性试验。

如果说,工艺品工匠的水平以宣徽府的造办处为最佳的话,那么,跟钢铁这种战略物资有关的顶级工匠也只会集中在工部下属的工坊和将作监了。

而炒钢法,让工部相关的工坊只要开一次炉,就能够得到上万斤的钢铁。

这些钢铁,都被制成了发动机——毫无疑问,都是试验型号——然后用在了纺纱机上。

伴随着多纱锭纺纱机的出现,大晋的纺织业效率飞速提升。使得羊毛贸易成了大晋跟草原部族之间的大头,也是大晋控制草原部族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今草原上靠近长城的几个部族,都干起了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的同时也顺便收集一下羊毛。而且草原上不少女人和孩子都学会了梳羊毛。因为梳好的羊毛卖得起价钱。

而羊毛贸易的繁荣,自然也意味着纺织业的发展速度。

但是这两年,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够发现,纺纱机的改进速度越来越低了,纺纱机上的纱锭增加的速度也越来越慢,更重要的是,如今,各地河边的沙滩地,那些适合用来盖纺纱工坊的沙滩地也越来越贵。

因此,火力发动机一出世,就是八方轰动啊。

哪怕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消息灵通的人,基本上能知道的都知道了。

心动的不是一个两个。

钱粮布帛,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的财富象征,很多朝代,钱也许不是流通的货币,但是布,却充当的货币来使用。布匹,就是财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的确是如此。

所以,即便明知道朝廷一点意思都没有,即便明知道事关军国大事朝廷十有八、九会保密。但是各方商人还是齐聚京师,向各处送礼、打听消息了。

作为太上皇后的亲兄弟,又是皇帝的亲舅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