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论公与私(4 / 6)

定得气成什么样呢,胤禛果然是学坏了。

“我是打算从小教起,我可不想我的孩子有朝一日别的不会只会拿公家的东西做人情。我怕到时候会忍不住大义灭亲。”

璟萱走上前帮胤禛按摩头上的穴位,柔声安慰着,“好了,汗阿玛的态度在那里摆着呢,你现在拿胤禩也没什么办法,就别自己生闷气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总有彻底整治那些人的一天,要是把自己气病了那才是亏了呢。”

“胤禩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他不会以为我追回的那些钱就足够户部用了吧,万一再出什么事情的话……户部定然会再次捉禁见肘,居然拿百姓的救命钱粮做人情,他这些年简直是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璟萱想了想还是打算给胤禩说几句公道话。“爷你也清楚,哪怕所有的阿哥都能明面上和大臣们闹翻,只有八贝勒不能。八贝勒的根基就是百官的支持,失了这个优势,八贝勒也就没了角逐皇位的资格。而且胤禩也不会真的那么没心肝,估计是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打算秋后算账才是。”

“胤禩他想的太好了,他真以为大权在握了他就能把那些追随他的人给收拾了?想的容易,他这次这么做了汗阿玛不会疑虑他会被手下架空才怪。他可不是我,靠的就是这好名声,要是真的把那些在外人看来对他有恩的大臣给薄待了,他的位子也是坐不稳的。真是,他不会真的以为汗阿玛屡次夸他仁慈肖父,他就真的打算这么‘仁慈’下去吧,他也不想想汗阿玛要真的这么仁慈辅国的四个大臣除了年老投诚的索尼外是怎么会死的死、倒的倒的。他可真是,自以为聪明的蠢货。”

“你也别这么说,胤禩从小被忽视对汗阿玛的濡慕程度不会比二哥低,汗阿玛一而再再而三的对胤禩的仁爱行为表示欣赏,胤禩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璟萱倒不是为胤禩叫屈,事实上作为康熙爷的“蛊虫”,那些看似金尊玉贵的阿哥就没有一个不委屈不憋屈的,她除了心疼自家男人外可没心情理会别人。她这么说说到底还是为了胤禛的心情,或许如今还没到四八党相争最厉害的时候,也或许是因为今生的胤禛不再将皇位视为一生的巅峰,他对几个竞争对手有反感却没有敌视还是把他们当成兄弟看的,结果一个重视的亲兄弟却做了这样的事,他自然是失望的。

“那也不是他罔顾百姓性命的理由!”

“好了不气了,事情都已经定下来了,你现在生气也于事无补,等到时候一起收拾他们就是了。”

璟萱的口中带着笃定,胤禛也没有问她为何那样信任他,有些事情早已是两人未曾说出口的默契。

胤禛为什么生了这么大的气?其实原因很简单,看不惯胤禩的作法罢了。虽然胤禛早就猜到胤禩为了他的名声、为了不失去身后的支持在追讨欠款时会动些花花肠子。但胤禛以为胤禩顶多就是宽限一下他们的时间而已,反正他曾经的做法在那里摆着呢,胤禩只要略微放放手在那些大臣面前就能说的过去,哪怕会动摇一些大臣对他的支持也很有限。以胤禩的本事完全可以在未来把那部分失去的支持再补回来。胤禛其实也是知道自己性子上的缺点的,要是有胤禩收尾也不会逼迫大臣们太过,说实话胤禛还真怕哪天把那些官员逼急了,往自己身上扣下个案子呢。

结果呢?胤禩倒好,连那点损失都不想失去,对那些欠债的那叫一个宽厚。有钱没钱往国库里还上一点,走个过场就算完事了!这下好了,八贤王可是彻彻底底的成了百官口里大慈大悲的“贤”王了,而胤禛这个“为了争功、不择手段”的雍郡王自然就是衬托胤禩这尊金光法相的恶面阎罗了。

胤禛气的不是胤禩拿自己的名声做垫脚石,反正他也不是靠名声来立足的。就像唐太宗杀兄囚父上位,名声坏的更严重吧,流传到今人们对他最大的印象还是他把大唐建设成为□□上国的功勋。等到他能让百姓丰衣足食的一天,那点流言那就是拂过的微风,连点波澜都激不起。但胤禩这样一来可是把胤禛打好的根基全毁了,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胤禛下次再想整顿打白条的事情可谓是难上十倍不止,而且,有了这次的轻拿轻放估计那些大臣下次再打白条时也不会有什么顾忌,胤禩这么做就是在以公养私,简直混账!

让胤禛欣慰的是虽说有个公私不分的渣弟弟,但他的几个孩子还是挺懂事的,不管这三个月过得怎么样,好歹一个个的都坚持下来了没有孩子没骨气的放弃或是向人求救。当然过得不怎么好也是真的,以弘昭的话就是他总算是明白了额涅说的自己选的路,跪着都要走完是个什么感觉了。

总的来说几个小的第一个月过的都不错,生活质量也相当不错。当然了所谓的生活质量不错是整个院子的饮食安排在不损害他们身体的前提下全能按他们的性子来了,剩下的倒也没有什么。毕竟往常家里也没有亏待过他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往常的月例银子除了攒起来其实没什么用处,原因无他,这些孩子又不是靠着月例过活的,一般只要要求的东西不过分家里就没有不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