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终下决心(1 / 4)

两个得力的皇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虏康熙爷自然不可能轻拿轻放, 而日月盟真的不辜负他们少盟主对他们的万分嫌弃, 不过一旬从上到下便被抓了个彻底。

“朱家的余孽呢?”

看着抓获的一群“老弱病残”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康熙爷气的快把他的两撇八字胡给吹起来。没什么用处的抓了一堆,有用的那个却消失不见了, 老爷子能不气吗。

“回、回万岁, 两位殿下离开那天日月盟升起了一场大火, 少盟主他, 不幸遇难了。”

大长老在下面哭哭啼啼, 他是真为少盟主伤心。光看他怨祖父的固执害得他们这些子孙后代备受排挤仕途无望,但却从没想过出卖少盟主就知道了, 比起那些借着朱公子身份谋利的人,他对少盟主无疑是有些真心的。

“住嘴。”

康熙气的直接把大长老李怀悯给一脚踢吐血了, “那把火就是那个余孽点的, 真以为朕会相信吗?你想要袒护他简直是做梦, 快点把那个余孽的行踪告诉朕,不然别怪朕不顾岭南夫子的面子!朕相信便是你不说,也有的是人会说的。”

“奴才不敢、奴才所言句句属实啊,陛下!”

大长老不说, 康熙爷马上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人身上。对待他们, 康熙爷可不像对待李怀悯这样“温和”,直接满清十大酷刑下去了,得可是到的结果仍旧是少盟主朱念不幸殉难的消息。

康熙爷看着这大同小异的供词、穷得叮当响的库房以及太多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的“信徒”简直恨不得一口老血喷出来。暴怒之下干脆一口气把白莲教给打击的七零八落后又把江南的那些官员给换了个七八成, 便是一直深受康熙爷信赖的曹寅和李煦都吃了挂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看起来我们无论能不能活下来多都免不了被利用一回了, 赢得最多的到底还是那位逃出生天的朱念啊。”

胤禛多少有些挫败, 虽说本来就猜到朱念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但这样被赤果果的嘲笑了智商什么的,真心不好受啊。

“好在我们也没亏,知道了沙俄的狼子野心,这次苦头也算没白受。”

璟萱倒是很高兴,事实上从朱念说蒙古和白莲教背后有沙俄撑腰起璟萱心里便觉得惭愧与庆幸。

惭愧的是环境果然是能束缚人的,在清朝长大,璟萱对国外的情况关心度难免少了一些,是以虽然因为前车之鉴从没有像康熙一样对外界的变化充耳不闻但某些消息就难免疏忽想不到。比如说太子和康熙遇刺的时候正是沙俄彼得大帝在位的时候,而那位彼得大帝既然能被公认为最伟大的沙俄帝王,那对大清进行试探再正常不过了不是吗?

而庆幸的自然是沙俄没得到什么便宜,这次事发之后蒙古估计也不可能在沙俄的鼓动下分裂我华夏的疆土了,蒙古国可以彻底消失呜踪了。而且有了这一次教训康熙和九龙应该不也会再把注意力放在自家身上了,内里能少消耗一点都是好的。况且如今沙俄正是飞速发展的时候,只要朝廷加强了对沙俄的认知那自然会感受到西方的文明与威胁。

虽说等胤禛即位,他们也来得及让华夏依旧为世界强国,但改革与发展,再怎样也是越早越好啊。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有半个世纪,而舒穆禄旗下的工坊早就研究出了足够华夏在这次变革中屹立不倒的成果。只要大清的帝王睁开被赞美声蒙蔽住的双眼,那华夏恢复大唐盛景绝不是梦想。

“无忧,你很高兴?”

身为一个“半重生”的完全封建皇子,胤禛了解不到璟萱对异族的忌惮。

“爷,听说沙俄的彼得一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所以,或许会渴望有更大的功绩。而且爷你不要忘了雅克萨之战,虽说那时彼得一世的权利还是在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公主手里,但难说那次战争里有没有彼得一世的意愿存在我觉得比起江南那些小问题来,强邻才是重点。一点小虫子就引出了大威胁,难道我不该高兴吗?”

“无忧你想的没错,但是你要知道有句话叫安外必先攘内。对于大清子民来说无论是汉人、蒙古人、满人、回人还是苗人其实都是自己人,而沙俄永远都是外族。既然是自己人那么被谁统治对于百姓来说都是能接受的,所以对于皇家来说最在意的往往不是外敌而是内鬼。”

璟萱久久无语,没错,虽然不少汉人心里还是把满族当“蛮夷”对待,但说句实话华夏这数千年来的发展史本就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就像是现在谁敢说自己的血统中是完完全全的炎黄血统,哪怕是在李唐时代皇室还有着鲜卑族血统呢,更别说更往后的了。

可无论哪个民族,所有百姓对他们的第一判断,他们是华夏人,而他们也以华夏人而自居自傲。就如同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哪怕是流落外疆也忘不了他们的根。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有着她独有的韧性,中华上下五千年还从未被外敌占领过,但这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