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北上(2 / 3)

脚有关系。当地很难找到食物,而且极难下咽,当然这也跟贵族们被惯坏了有点关系。

“烤红薯多好吃啊,就算不好吃,也不至于咽不下去啊?”斐迪南一边品尝新大陆的美味,一边思考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玉米和红薯的高产吧?甚至还没有想到吃它们。而且他们也放不下身段去劳动,很多人就是这么死的吧?噢,还有梅毒,除了单身狗无一幸免……”斐迪南大致分析出了原因,因为莫森已经来找他报怨,自己这样出身高贵的贵族居然要到处去找吃的。

尽管斐迪南对此鄙视,不过从莫森的表现看来,他们还不知道可以种玉米红薯,而且根本不知道它们可以食用。有些人肯劳动也只是播撒带来的麦种。

悄悄藏好半个红薯,斐迪南问:“您怎么不去种小麦呢?”

“陛下,小麦现在种也收获不了啊。”这是事实,然而斐迪南知道他的重点不在这里。

“况且我们都是贵族,怎么能干这么粗鄙低下的职业呢?”

“果然,我就知道你们懒到家了。”斐迪南毫不留情地讥讽道,莫森的脸顿时红成了猪肝色。

“那些贵族出身的水手,是不是有哗变的念头?”斐迪南继续重磅出击。

“不,我们……不是,是他们……他们怎么敢……”莫森脸顿时吓成了惨白色。

“你最好去警告一下他们,你知道的,我手下有2700多名战斗人员,人数是3比1(哥伦布带了些人走)而且武器比这帮家伙好得多,完全有搞一次大屠杀的条件。”

“不,陛下,他们是真的不敢!”莫森终于说清楚话了。他斩钉截铁地回答。

“他们确实不敢。”斐迪南知道,水手们之所以哗变,一个原因是条件不好,另一个原因是看不起哥伦布,第三个原因是远离本土,那些威望大、镇得住场面的大人物都不在。历史上有三艘船逃回去,重点找斐迪南告密,请求惩治哥伦布。

但现在斐迪南本人就在这里,国王亲临,而且国王手中掌握着强大的武装力量,水手们自然不敢哗变,因为那样就不是简单的哗变,而是公然造反了。

“但是等我离开就难说了,不过我也不想管那时候的一团乱麻。”斐迪南随意地双手摊开,然后挥了挥手,打发走了莫森。

“阿隆索,让第二分队的人上岸,这一次允许向内陆深入一点,也可以与印第安人接触,寻找玉米和红薯、辣椒,尤其是红薯尽量从土著那里要,不要拿野生的,野生红薯产量不高。态度要好,速度要快。玻璃珠子,甚至小宝石,不要吝惜,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哥伦布手下那些骄兵悍将很快会搞一个大新闻。”

阿隆索对局势没有那么悲观:“陛下,我看那些水手和士兵都挺安分的,贵族也没有什么异动,他们也没有招惹土著。”

“废话!”斐迪南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阿拉贡国王还在这里呢!地位比他们高了无数级,他们怎么敢搞事情?等我们一走,他们肯定会翻天的!”国王亲自到场做微操,也是够拼了,但斐迪南不可能一直管着他们。

“我没有精力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圣诞节一完我们就走,玉米、辣椒、红薯一定要收集足够,这是能改变世界的高产作物。”

斐迪南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噢,丰塞卡,大帆船和大渔船上携带的小渔船没事情吧?渔具都没事情?”

丰塞卡说:“是没有问题。陛下,真的有您说的千年封藏的超级渔场吗?”

斐迪南的座舰是小型盖伦船,但是其他的船都是大型克拉克帆船,比哥伦布直属船队的平均水平高出许多,但只带了3000人,除了多带物资,剩下的就是带了渔具,和塞了不少小渔船,不要怀疑小渔船顶不顶用,纽芬兰的传统就是这样的。

“何止千年,万年不止啊。哦,托尔克马达神父,教皇冕下会很高兴的,还用我们的门多萨主教,教会可以解决吃什么的问题了。以后你在斋戒日可以大饱口福了。”

天主教会规定斋戒日不许吃肉,虽然对教皇冕下和罗马的大主教们没什么用,但是虔诚的教士就瘦成了皮包骨头。比如说托尔克马达、西斯内罗斯、门多萨,这三位地位显赫,但是都是瘦长身材,就是因为很虔诚,到斋戒日(一年有50多天了)就要饿肚子。而鱼是允许食用的。

“所以说,丰塞卡,你的任务很艰巨啊,纽芬兰渔场可以养活整个欧洲,而你要制止整个欧洲的觊觎。还有,渔业资源也要保护,到了休渔期,该休渔就休渔。当然,保密工作也是要的。”斐迪南严肃地说。

丰塞卡点了点头:“放心,陛下,我一到那里就会严肃休渔期!”

“唉!别犯傻啊!”斐迪南无奈道。

“这四年来环境有多恶劣你知道吗?留守人员的生命安全随时受威胁,你还想休渔?尽情捕捞,你们几百号人要独自坚守荒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