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根本没有插手,但她的信件一直加上他的名字,而且斐迪南的名字在她之前(卡斯蒂利亚的事务,伊莎贝拉完全可以独自行事)。如果是叶卡捷琳娜当卡斯蒂利亚女王,斐迪南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
王位的第三顺位继承人是胡安娜女王,那个“疯女”,自己活得最长的女儿,她其实是个不错的公主,所谓的精神病四分之一是不幸的婚姻和坎坷的生活以及自身的心理阴影所致,四分之一是伊莎贝拉死后被父亲斐迪南和丈夫腓力逼出来的,四分之一是当时人为编造和法庭判决“创造”出来的,最后四分之一是日后随着对女性执政者的歧视和其他种种原因,后人口口相传“传唱”出来的。
也就是说,所谓精神分裂疾病可能存在,但最多只有人们认为的一半程度,而在胡安娜年仅13岁的1492年,精神病是绝对不会有的。伊莎贝拉去世后,胡安娜和腓力返回卡斯蒂利亚时,“途中风暴把他们吹到了英格兰,亨利七世国王与他们会面,待了一段时间。腓力及其侍从想尽办法证明胡安娜的精神有问题,拼命努力让英格兰朝廷相信她是个疯子。亨利七世私下里告诉自己的廷臣,他觉得胡安娜完全正常。与舰队一起旅行的其他国家的人也说,胡安娜举止可亲而得体,其他人在风暴中张皇失措的时候,她却沉着冷静。
斐迪南觉得可以让胡安娜做卡斯蒂利亚女王,自己享有共治权,以此弥补伊莎贝拉去世后卡斯蒂利亚的权力真空。胡安娜的性格以及当时的观念让她不太愿意承担领导国家的重任,因此她决定自己的统治方式就是根本不统治,所以历史上腓力去世后斐迪南将她完全架空得以独自统治西班牙,这对穿越的斐迪南是非常有利的!除了伊莎贝拉他不希望别人拥有与自己分庭抗礼的权利,因为他的雄心壮志和内心的野望都要求他执掌最高权力。
而且斐迪南知道自己的这个二女儿是个可造之材,只要好好培养可以成为维多利亚女王那样的人物!足够长的寿命,尽管没有学习任何治国之术却仍能保持理智判断并作出有利国家的决策(1506年12月18日她签署了一项法令,取消了腓力向其朋友封赏的在卡斯蒂利亚的所有权益和土地。)。她并不像电影中那样爱得疯狂,腓力对她很不好,一直在控制她,胡安娜拒绝在腓力写的让她移交权利的信件上使用“爱”这个词,她抱有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
如果斐迪南认真地对胡安娜加以培养,胡安娜的治国理政能力肯定会提高不少,而她“根本不统治”的统治手段,与维多利亚女王有异曲同工之妙。斐迪南觉得可以让胡安娜成为西班牙的维多利亚而自己成为西班牙的阿尔伯特亲王(仅指政治上的关系,想歪的面壁),他会把西班牙打造成永恒的日不落!至于伊莎贝拉构想的那个西葡分治地球两半然后合二为一的设想,哼!葡萄牙何德何能,怎么可能统治半个地球!尤其是东半球!西班牙和葡萄牙当然是会合二为一的,但不是被共同的继承人所统一,那样的统一没有凝聚力,他要向腓力二世和科尔总理学习,兼并葡萄牙,然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将其同化,塑造出文化近似统一的伊比利亚,就像英格兰和苏格兰,不,这还不够,要像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关系那样!
最后两个女儿,玛丽亚嫁到葡萄牙,1517年去世,只比斐迪南晚了一年,这个时空怕是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小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ofAragon,1485年12月16日-1536年1月7日),InfantaCatalinadeAragónyCastilla,名字也可以拼作Katherine或Katharine,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同时也是他的嫂嫂。
凯瑟琳出身西班牙王室,父亲是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母亲是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凯瑟琳第一次的婚姻是桩政治婚姻,她嫁给了亨利七世的长子—威尔士王子亚瑟,因而获得威尔士王妃的名衔。但两人婚后几个月内,亚瑟王子就病逝了,不过绝大多数的英国历史学家都认为他死于毒杀,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国王要强迫自己的二儿子亨利八世必须娶凯瑟琳的原因。
亚瑟王子“因病去世”后,当时西班牙和法国不和,凯瑟琳的公公亨利七世为了和西班牙王室取得联系,便软禁了凯瑟琳,不让她回国,还殴打她,折磨她,虐待她,令她受尽屈辱,她也同样不肯回到那个可怕的祖国,因为回去也一定会死于政治阴谋,最后,无依无靠的凯瑟琳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只好假装屈服,答应亨利七世,嫁给亨利七世的次子亨利(后来的亨利八世)。
在当时,必须有教宗特许才能消除姻亲关系。但是凯瑟琳宣布她的第一次婚姻并未圆房,因而无需教宗特许,只需宣布第一次婚姻无效即可。后来英国及西班牙双方王室皆认为教宗特许仍是必要的,以避免外界质疑凯瑟琳和亨利这段婚姻的合法性。之后经由凯瑟琳的母亲伊莎贝拉一世的请求,教宗以教宗训令(Papalbull)的形式表示同意。于是,在第一任丈夫死后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