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2 / 3)

夫宠 陈萸 4164 字 2017-12-18

先过去吧,让她好好休息一下。”

秦氏应了一声,拉着傅昭华的手出了熙中堂,傅黛君也想要跟上去,傅老夫人就让人叫住了她,“你华姐姐舟车劳顿,怕是得好好歇上一顿,你就别去吵她了……”

秦氏领着傅昭华从熙中堂后角门过去,走过一条青石板道,就看到一方池塘,已是深秋了,里面的荷花残败不堪。池塘边上盖了一座水榭,秦氏指着水榭不远处的红墙道,“那是你大伯母的院子,她去了上元看你元姐姐,等她回来了伯母再领着你过去见她。”

秦氏说的是贺氏,傅家的嫡长媳。傅老夫人一共有两子,长子傅显钦和贺氏成婚不久就因病过世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傅元君,贺氏没有再嫁,就守着女儿在后院过活。

傅元君比傅姝君还要大些,她十六岁嫁到上元武平侯府赵家,却一直不能有孕,私底下不知求了多少秘方,才有了起色。贺氏这一次去上元,就是看望刚刚有了三个月身孕的傅元君。

傅昭华点了点头,跟着秦氏穿过水榭,又走不远,就看到木樨院的正门了。院子里的木樨花开得正好,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木樨院里一共三间房舍,一明两暗,三面围着抄手游廊,里间又得一个小门,和后院的抱厦连在一起。息桐和四个兰都在屋内,听到外面的动静便出来了。

息桐是傅昭华母亲的陪嫁丫头,曾在傅家待过三年。秦氏觉得她很是眼熟,迟疑了一会,才道,“你是息桐吧……原来你还侍候着华姐儿呢。”

丫头都是到了一定年纪就配了小厮的,如今息桐都过了而立之年了还在傅昭华身边伺候,秦氏难免惊讶。

息桐给秦氏施了一礼,回道,“回二太太,奴婢正是息桐。”

秦氏看着她笑了笑,“你倒是很忠心。”她说着又扫了一眼四兰,问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四兰一一回了,秦氏便和傅昭华道,“这名字甚是好听,是华姐儿你起的吧……看着倒是都挺伶俐的,伺候的可还周到?”

傅昭华点点头道,“她们四个都是舅妈挑的,伺候我有六七年了,都是极妥当的人。”

闻言秦氏倒不好说什么了,她原本还想着再在傅昭华身边安插几个她的人,不过看情形似乎不太好下手。她过了一会才道,“你舟车劳顿,定是累坏了吧,快去屋子里歇歇脚,等回头伯母再过来看你……这里是咱们自己家,若是你有什么想吃的,想用的,直接吩咐下去就行。”

秦氏现在待她还算客气,傅昭华抿着嘴唇应道,“劳伯母费心了。”

“傻孩子,还和伯母说什么客气话。”秦氏拍了拍傅昭华的手,撵她道,“你舟车劳顿,快去屋里歇会吧。”

傅昭华将秦氏送出大门,才进了屋子。她感染风寒还没有完全好,头脑有些昏沉,刚刚在熙中堂里,她更是勉强撑着,现在松懈下来,便觉着天旋地转,息桐连忙搀着她坐到窗边的暖炕上。

傅昭华闭着眼睛缓了一会,才觉着好了一些,息桐给她倒了一盏热茶,抱怨道,“老夫人和二太太竟也没有察觉小姐不好,还拉着小姐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

傅昭华轻轻笑了笑,没有说话。她从小就在程家长大,又是堂小姐,傅家哪里会有人真正在意她呢。前世她还为这事觉着委屈,现在倒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傅昭华又躺了一会子,睁开眼睛看向窗外。窗前的木樨花开的极好,压得树枝都有些弯了。她想到舅妈沈淑贞的木樨花糕做得最是好吃,甜糯糯的,一点都不腻,算起来她有很多年都没有再吃过了。

程家是贞庆六年抄的家,也就是明年八月。傅家为了撇清两家的关系,就将她软禁了起来,直到陆家前来提亲,傅家才让她出门,那时候程家已经被抄家半年了,外祖父也已经病逝。

傅昭华也是后来才听人说,外祖父在临走前一直叫着她的名字,却一直没有等到她,直到咽了气眼睛都没有阖上。

前世她嫁到陆家之前又回了苏州吴县一趟,程家老宅子还在,院子里却一片荒芜,长满了荒草。

舅舅程慎中远放云南,无诏不得回来,舅妈含泪办了外祖父的丧事,就去了云南陪舅舅,之后都没有再回来。

贞庆皇帝在贞庆六年六月驾崩,太子李元厚登基后就查办了顾命大臣郭愫,他是外祖父的门生,又是外祖父一手提拔他进阁,郭愫被遣回原籍闲住,外祖父似乎就预料到事态的不妙了,曾写了一封信给她,让她好好照顾自己。

傅昭华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直到八月程家被抄家,她才意识到外祖父给她写那封信是在叮嘱她。她那时候就该回一趟苏州,就是死在程家她也不愿意继续待在这个冷冰冰的卫国公府。

傅昭华现在也想回到程家,只是她和顾家的亲事还没有解决,只怕还得在这里多待些日子。

她想到这里不禁有些烦闷,过了一会子才让疏兰拿了笔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