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籍福(1 / 2)

汉戚 行不能行 2707 字 2017-12-21

刘武本打算探望了母后与皇兄,逗留三五日便回梁国,孰料接风晚宴上与刘启交谈甚欢,两兄弟多年不见也是极为想念,推杯换盏酒过三巡后,刘启当着众皇室成员的面重提当年要传位于刘武的话。

刘武也是喝得有些麻木了,踉踉跄跄扑在刘启身上指着一众皇子大着舌头说道:“皇…皇兄,我…我这班侄儿皆…皆为俊…俊才,堪…堪当大…大任,往…往事便休…休提了。”

刘启强睁着一双喝得通红的眼睛,将大袖一挥扶着直往案下滑的刘武,哈哈笑道:“那便先不提了,你难得来长安一趟,母后也极为挂念你,便不要着急回梁国了,多陪陪母后吧。”

这一陪,就过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月里,窦婴被皇帝贬去梁国做了中尉,梁国国相轩丘豹因治理梁国成效斐然擢升为大行令,替代他出任梁国国相的是做过吴国国相、楚国国相,后因病赋闲在家的袁盎。

政治嗅觉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来,梁王被陛下软禁了,梁国被陛下接管了,梁王要完蛋了。只是有那对梁国有所了解的不免担心陛下太过大意,梁国两千石以下的官员俱是梁王自己任命的,陛下只派了一个国相一个中尉这两个军政一把手去接管梁国,就不担心被架空吗?

对于长安中流传的梁王被软禁的说法田恬没空理会,田恬正忙着自己的发财计划,幼儿院的日常运作已经步入正轨,田恬要着手对幼儿园进行改进了。

长安城里有钱人多,想赚钱的人也多,既有钱又想赚钱的人同样的多。在偷偷观察过田家的幼儿院后,很多有远见的商人认定幼儿院确实是个赚钱的好买卖,虽然需要托管孩子的家庭不多,但是幼儿院的投资也不多,有个院子雇两个工人便能撑起来,只消带二十个孩子就能赚出本钱,多出来的孩子便是纯利润,这买卖划算着呢。抱着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田家幼儿园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长安各个弄里如雨后春笋般不停的冒出数不清的幼儿院,行业竞争之剧烈从平均每个幼儿园接收的孩子数量为六人就能看出来。

从田胜决定先开一家试试水田恬便知道这个市场不可能被自己独占了,所以刚开业的时候除了一些基础的东西外,田恬没有增设任何附加产品,包袱要一个一个抖,亮点要一个一个出,一早就把底牌打光了以后吃什么呀。

作为整个长安第一家幼儿院,虽然有众多竞争者瓜分市场,但是首家的优势还是有的,院内的孩子能维持在五十人左右,维持运行不说,略有盈利也是能做到的。其他的幼儿院便难了,每天都有收的孩子不多,财力也跟不上的幼儿院关门,实力稍强一些的还在不断兼并,整个幼儿院市场经过初期的一波优胜劣汰已经趋向于平衡了。

既然自家的幼儿院已经步入正轨,田恬不打算给其他的幼儿院成长的机会,正好手里还有田胜给的一笔钱没有动,田恬让田忠买了一批厚木板放在幼儿院,让田忠和环儿帮着在木板上按自己的指示做了标记,又找了木匠按着标记加工木板,最后还刮掉木刺上了漆,放在背阴处晾了几天后,田恬指挥家中的两个小厮拼木板钉楔子,忙活了一下午拼出了两部滑梯,四部跷跷板,滑梯不高,仅到成年男子胸口,滑梯两侧还连有木箱,既用来装沙配重固定滑梯,又可供成人站立照顾幼童。滑梯斜面与护栏均由兽皮包裹,以防幼童擦伤。跷跷板两端架设了木质座椅,也是由兽皮包裹。田恬觉得若是别的幼儿院想仿制这几个室外玩具的话,光是研究就要不少的经费,若是不仿制的话,每个月花的钱都差不多,人家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没有玩具的幼儿院呢。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顾,拥有最好的成长,以及玩上最好的玩具,所以田家的幼儿院迎来了一大批转院娃娃,原有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足以维持幼儿院的日常运转,所以环儿又一次招人了。

这次招人比上一次要顺利,毕竟近几日不少幼儿院关门,正好有一批刚刚失业的幼儿院工作者,环儿头一天放出招人的消息,第二天门口就堆了一堆人,看样子全是来求职的。

幼儿院的一间偏室里,环儿正埋头在案几上记录应聘人员的信息,屋外排着一条长队,老老实实的等着环儿传唤。来应聘的都是女人,虽然招人时没做明确要求,但是大男人带孩子没得让人笑话,所以这工作虽然工钱好,男人们还是不屑做的。队伍太长,干等着实在无聊,有那喜欢闲聊的前前后后聊得正热,却也不忘了时不时的数数自己前边还有几人,别光顾着唠嗑被人插了队,那可就犯不上了。

忽然队伍后传来一阵哄笑,前方听得笑声好奇的人抻着脖子往后看,就看见一个约莫二十岁左右还未长出胡须的男人被几个叽叽喳喳的女人围住,那男人头沉在胸前,面色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朵尖上,弓着身子,两只胳膊端在胸前就像一个受惊的鹌鹑,看他站在队尾,应该也是个应聘者。

排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如果能找点乐子就好了,尤其是当排队的都是女人,却发现队伍里出现一个男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