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一斩九州
杀,杀,杀,杀,杀,杀,杀!
天地本无情,万物皆可杀。
屠个万中万,千里尽红光。
一方生灵灭,血海铸魔神。
狂笑天上仙,弹指灰飞灭。
我辈当凌云,高卧九重天!
——血宗弟子歌
临县依江而建,又因为距离江陵城上百公里,是为水路来去江陵的必经之路,也因此,无数年来,造就了临县的繁华,而因为临县的繁华,本是个小县城的临县不断的扩充城墙,到如今小小的临县中,有户口记载人口十数万,更何况每天从临县经过,以及停留在临县的旅人。
也因此,人口的繁盛,造就了如今临县的繁华无比,白日商旅不绝,喧闹不停,哪怕是夜晚,也是灯火通明,人流如河。
只是最近,临县的日子忽然变得不怎么好过,因为往来的商旅很是稀少,而且县城里更多了无数周边赶来的难民,从难民的口中得知,整个荆州到处兵慌马乱,唯有像临县这样的大县以及一些大城市因为有军队或者强人坐镇才安稳点,这消息传开来后,着实让临县从上到下战战兢兢了一段时间,不过好在,或许临县必经是大县而且还是靠近荆州州府江陵的大县,乱兵显然不敢祸害到这里。也因此,虽然生活比以前难了那么一点,临县民众倒也稍稍放下心来过自己小日子,而县府则也恢复了秩序,开始赈济难民,并且安排他们做些工作。当然,能在临县这样的大县当县君的,肯定有些见识,因此,这位县君从一开始就扩充了临县的守城士兵,甚至还招募了上千预备士兵,以备不时之需。
临县的县君名为沈义,有个任侠的名字,但却不会什么剑术,不过如果你当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的话,那就错了。
这位沈县君实乃饱读诗书之辈,一身儒家之浩然正气冲霄,曾经就有一次,一伙近百人的流匪为祸临县地区,官兵来则退,官兵退则行凶,奈之不可。因此这位县君只带数名果勇衙役,以身为饵,诱使这伙流匪伏击。结果,游匪百人围攻,但县君以浩然正气守护,非但刀兵不能加之身,更是以浩然正气那庞大的冲击力,带着数个果勇衙役杀了近半游匪,游匪至此溃散山林之间,不敢近临县一步之地。
本来不管是按这位县君的政绩还是功绩,早就应该高升,奈何时至今日,整个荆州早已人心惶惶,虽有荆州盟主,但早已名不副实,如今的荆州实可说是一盘散沙,各地基本是各自为政。也因此,沈义尽管功绩足够提升,但依旧坐在临县县君的位置上。
按理说当得一方土皇帝,没有上头刁难,这日子应该好过的很,而事实上,却不是如此,自从唐王百年之约一下后,整个荆州如脱了缰的野马,仿佛一霎间,无数的土匪,绿林好汉不知从哪里冒出,杀人越货无所不为,导致商路自从常常断绝,而商路一断绝,作为商贸中转发展起来的临县,自然也不会好过多少,再者,也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日前来临县的难民越来越多,这不但让临县的经济治安陷入困境,更是让沈义很是不安,要知道,临县可是濒临州府江陵啊,如此多难民。而他派信使去府城汇报此事,一连发了数封信函,除了第一封回复他稍安勿躁外,以后数封居然都如入泥潭。
也因此,这段日子,日头刚出,沈义就会站在墙头眺望江陵方向。一来,他有些担心,每日这么多难民,从难民口中得知到处都是乱兵。二来,他希望尽快得到江陵的具体消息,他已经派自己最心腹的手下前去打探,希望可以尽早打探到江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今日,带着一丝丝愁绪,站在城墙上的沈义看着红日渐渐升起,却仿佛感觉不到一丝丝的暖意,甚至还带着一缕的阴冷。
他不明白这阴冷从何而来,只是尽力的向着远方眺望,慢慢的,只见地平线上出现了数十多红点,红点的速度异常的快,不过眨眼,就到了临县近处,那是数十个脸色阴冷男子,其中那为首的男子,身上的白袍绣了五朵雪莲花,他的容貌异常的白皙俊美,他的唇边含着笑意,只是这笑为何看起来如此的阴冷。而所有的数十人,他们穿着统一的制式白袍,只是每一件白袍上都有一朵或数朵血红色的莲花,看起来异常的妖艳。
“圣子,属下已经查探过了,周边千里方圆内,除了江陵城,就这个临县城人口最多,如今全部加起来怕有三十万人。”一个白袍男子对着为首的俊美男子道。
“三十万,嗯,足够了,这次本圣子必定能一举突破金丹境,直抵化神巅峰,成就陌生指日可待。”俊美男子笑着点了点头,显然感到非常的满意。
这些血莲白袍男子说话并没有故意隐藏声音,也因此,沈义听的一清二楚,只是听清楚之后,沈义的脸色不由得大变,这帮人居然为了县城中的所有人而来,他们到底要这些人做什么呢?莫不是……忽然,沈义想到了一个可能,浑身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昔日在师门求学时,他师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