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休息之后,墨言便带着程不识及一万二的将士出了五原城,留下梁横和五千士卒守在此处。当然,留下的士兵虽说有点不满,但仍旧守着本分。看着墨言一行人逐渐又一片变成一点,梁横心中默默祈祷着,“将军,一定要成功啊。”
“将军,接下来该怎么打,据我所知,朔方的匈奴可能不少于三万。”程不识看着墨言问道。
“嗯。。。”墨言沉思了一会。“袭。”
“袭?”程不识疑惑道。
“对,匈奴肯定想不到会有汉军绕过组多城池眼线,来到此处。”墨言缓缓的说道。
“可是将军,如果袭击朔方,他们肯定会有所防备啊,而且,三万人也不是小数目,我们着一万二千骑兵,肯定吃不下的。”程不识担忧道。
“不,我不是想去袭朔方,我们袭呼道,成宜,渠澈,宜梁。这些地方匈奴不会守城,因为城小不足以让他们重视,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但是,倘若我们分兵同时袭这四个地方,并且让这些牧民将我们的消息传入朔方城中去,你想一想,你会容忍一眼前有小股敌人的存在而且不断的骚扰吗?肯不不会,所以,他们肯定会派大量军队过来清剿,我们到时候便围点打援,打他们出城的骑兵,已削弱城中的力量。”,墨言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的说道。
“围点打援?将军,好计策,这个想法肯定行的通,而且匈奴一直看不起咱们,我想他们派的兵不然不会多。”程不识眼前一亮,将墨言的话记在脑海中。
“程将军,你带领七千骑兵去袭击呼道,渠澈,剩下的,我带去袭击宜梁,成宜,若看到匈奴营帐,便冲杀进去,放火即可,不可逗留,不可杀戮过多。”
“是将军,等着末将的好消息吧。”
就在程不识刚要下去准备的时候再度响起了墨言的声音“记住多派斥候留意朔方的情况。”
“是,末将知晓。”
看着程不识快步下去的背影,墨言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但他说不出来,心想可能是多日行军劳累所致。
于是,这一万二千的人马便分流,一半朝着西南方向,一半径直的向西方疾驰而去。
夜色缓缓的落下,墨言一行五千人早已到达宜梁,只是天明之时容易被发现,于是他便命令人马在此等了一个时辰直到天黑。
看着宜梁城前四散的匈奴营帐,墨言冷笑道“果然,匈奴不会守这一座小城。”这是肯定的骑兵守城本就不利,况且受这种城墙不高亦不坚固的小城只会便的易攻难守,还不如在城外扎营,以方便野战,况且匈奴也不会想到,汉人会悄无声息地来到此处。
“报告将军,前方已经探明,大约有八千人左右,大多数都是牧民,匈奴士兵不会超过两千。”
“不,你错了,匈奴牧民上马亦有可战之力,命将士们不要轻敌,听我号令。待匈奴入睡便开始冲营。”墨言摇摇头说道。
“是将军。”此时的士兵面色稍微有些涨红不知是冻得还是羞愧。
慢慢的营帐内逐渐安静下来,墨言看到时机到了,一声令下,五千骑兵,迅速朝着墨言所指方向杀去。
骑兵一直以来便以速度闻名,这看似远的距离,没过几息时间便到了匈奴营帐处,还没来得及匈奴警报便杀了进去。一时间,营帐内匈奴大慌,许多匈奴人衣服都还没穿好出门看什么情况便被汉骑一刀砍下了脑袋,到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杀了一会,墨言见匈奴似乎开始有所准备便大声道“放火,不要恋战,放完火速退。”
一时间宜梁门前火光四起,惨叫声络绎不绝,带着火的人影四处乱跑,打着滚想熄灭这灼烧之痛。
······
“将军,有些逃跑的匈奴人,我们追不追。”
墨言看着燃起的大火,缓缓的摇头,“不追,等他们逃,最好逃到朔方,引出些许人来。”
“是将军。”那人抱拳下去了。
听着仍有的惨叫声,墨言心头一软,但又硬下来“虽说大多牧民无辜,但要怪就怪你们自己吧,怨不得别人。”
······
天逐渐明亮起来,大火也早已熄灭将这里曾经拥有的一起烧掉了。墨言一行缓缓经过这里,一股烧焦的味道扑面而来,使得不少将士捂上了嘴,墨言亦是皱起了眉头。
“命将士在此地搜寻一番,看看有没有完好的食物活着水源。”
“是将军。”
一个时辰过去了,虽说大火烧掉了不少东西,但仍然有着些许羊脯等食物,墨言将这些食物分配下去继续驶向下一个袭击点。
······
而离墨言百里不到的地方,一行人正飞驰着。
“快点兄弟们,将军恐怕早已袭完宜梁,没准早已到了成宜,我们可不能落后将军太多省得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