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就学。微微停顿片刻说道:待单将军丧礼完毕,孤王爱女长乐公主与单将军长子择日完婚。
群臣闻言无不俯首拜舞于地,王上英明,王上仁德,王上万岁万万岁。
姬猛伏低了腰身,探手轻抚二人低语道:孤王追思乃父至此,你二人不可过度悲伤,来日可期,孤望你二人将来能够青出于蓝,为孤,为大周之栋梁之才,可好啊。
单旗长子闻言止了悲声,俯伏在地说道:王上如此厚恩,单氏一门粉身不足以报万一,单氏一门皆为王上而存,若违此誓,人神共愤,天地不容。说罢重又重重扣头在地。那小弟弟听了哥哥的话跟着一起砰砰不绝。一边磕头一边哽咽。好不凄惨。
姬猛轻拍二人肩膀说道:起来吧,你母亲想必此刻望眼欲穿你们归去。速速还家,孤明日携众臣登门祭奠,来日方长,告诉你母亲得知,孤与单氏誓不相忘。去吧,去吧。说着话站起身来,环顾殿宇,众人具都俯首,大殿内忽然静悄悄的,姬猛觉得周身酸疼难耐。移步缓缓走上轩阶。
身后二人重重叩首,站起来,屈腰退出了大殿。
姬末看着姬猛重又坐在了王座之上,复又拱手说道:王上仁德英明,臣等皆感佩莫名,臣祈王上珍重,老臣还有要事奏闻王上。
姬猛直觉疲倦异常,双手撑在王座之上,勉力端正看着姬末道:大伯叔说吧。
姬末屈腰拱手道:王上,朝贺王上登基的使节现今仍在馆驿,臣请王上示下,楚军犯境之事,不日将传遍诸侯,王上可有话要对诸侯宣示。
姬猛闻言一惊,自从父王去世,姬朝谋逆,潜逃无踪,自己登基继位,接着楚国大军忽然犯境,自己视为心腹的利剑单旗却出师身陨,接二连三件件惊心动魄,大耗心神,竟然忽略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是啊,这个消息不日将被各国使臣探知,进而九州方圆都将知晓,楚国此举是对王室权威莫大的挑战,若天下诸侯群起效之,将何以为策呢。。。。
姬猛抖擞精神向姬末道:孤且思之,大伯叔和众卿,可有应对之策,众卿都起来吧,站着应对即可,有劳众位爱卿了。
众人闻声纷纷叩首:王上英明,我等为王上思之,王上宽心。接着群臣悉悉索索站了起来,整理已毕。接头接耳之声立时充盈了朝堂。
姬末不待众人议定,接着拱手说道:王上,臣还有一事,请王上示下。
姬猛听闻,不由一笑,缓声说道:大伯叔有话便讲来。
姬末拱手屈腰道:据兵报所载,此次与楚交兵,单旗将军射杀了敌军主帅屈离,击溃了楚国犯境的敌军,只是单将军以身殉国,三军无帅,需得王上早定三军之帅并嘉众将战功。另据战报所述,单将军手下有两名重要将佐在战场负伤失踪,而这两人都是单将军着力培养的大周未来军事人才,如为别国所得实为我朝一大损失,请我王示下。
姬末徐徐道来,众大臣也都停了议论,等姬末说完,众人望向姬猛,静待示下。
姬猛抿了一下嘴唇,垂目思道:出兵不利,折损了主帅,却要嘉奖战士,战阵之间伤亡失踪在所难免,与目前单旗的丧事,孰轻孰重,大伯叔这是怎么了呢,今天说的是不是太多了点。
念及于此,姬猛抬头说道:大伯叔,孤以为目今应以单将军治丧及各国使节之事为重,三军不可无帅,众卿可有合适人选,为孤思之。
众人闻言拱手道:王上英明,臣等也以为应以单将军之丧礼为重,各国使节之事为重,臣等为王思之。三军之帅,大宗伯必有贤才,臣等愿尽心竭力辅佐王上。
姬末闻言不动声色拱手道:王上英明,老臣必遵王命办理。三军之帅,老臣并无人选,现在奏闻王上,实乃我大周朝共分伍军,本次单将军调集二军应敌之时,三军的师长一同出征了,这三军的师长,两个确是失踪之人。大军将归,按本朝的军律常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推师长,不能明赏罚。如此不能安稳三军将士之心。老臣为王上忧而提及此事,请王上三思。
众臣闻言,心中暗赞,到底三朝不到翁,城府庙算,不亏群臣之首,领袖朝班。
这些话令姬猛寻思不定,又不能不表态,环顾众臣,皆翘首望着自己,微微一笑说道:大伯叔谋国至诚,孤已知之,众卿与大伯叔因国事而操劳,已至夜半,着治膳府略置羹汤,孤与众卿宵夜议事吧。
这样打了一个马虎眼,立时内侍传令,进来许多彩妆宫女和青衣宫役抬了许多条案食台,摆布整齐,更添灯烛照亮,立时朝堂上,光明大盛,压抑沉闷的气氛减去许多。
不一刻小内侍和宫女陆续奉上食盘就绪,井然而退,大殿内群臣跪地叩首向着姬猛山呼道:臣等谢王上体恤之恩,王上万岁万万岁。
姬猛站起身来,负了双手,侧身对着众人说道:众卿请起,先用膳吧。孤王暂离片刻。一会接着议事。
说完话不等众臣反应,徐徐行入王座一侧重门而去。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