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公元一千年(大结局)(3 / 3)

中,让谁出征,裁定谁有多少战功、能晋升什么爵位,全都由兵部以及礼部说了算,换句话说,武院四千六百多个贵族之间并不存在你能制约我、我能制约你的利害关系,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武院中出现一个扛鼎人物的可能xing。

再次,兵部、礼部官员的官帽子又捏在内阁大学士的手中,而内阁大学士则又是皇帝的秘书班子,皇帝一纸特简就能够让他信得过的大学士进入内阁。

在李煜的设计下,帝国的权力格局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平衡,皇权受到武院的制约,武院受到兵部、礼部制约,而兵部、礼部又受到内阁及皇权的制约,这就成了一个连环套,谁都有人监督,谁都有人制约,谁都无法肆意妄为。

不过总体上讲,武院还是处于明显的优势,因为此时的帝国正处于扩张期,武人拥有远超文人、商人以及农人的地位,所以随着岁月的流逝,武院的影响力、话语权肯定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皇帝、武院二元制的权力格局估计不可避免。

不过李煜已经想不了那么多,顾不了那么远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将来的事,就由后世子孙去想办法吧,他能做的已经全做了,问心无愧了。

“说的也是,现在武院的那些个年轻人是真嚣张,都敢指着老臣的鼻子骂娘,不过这些年轻人也是真有本事,就说葱岭镇刚镇压的蛮族暴乱,整整十几万蛮兵,结果葱岭总兵只用五百骑,一个夜袭就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就是常大人在世时当年也就这样了。”杨延定说着忽然想到了常郢,问李煜道,“太上皇,您可还记得常大人吗?”

李煜叹了口气,道:“哈哈,常老头,朕又如何会记不得啊。”

说着,李煜的眼睑便缓缓垂落了下来,跪坐着不动了。

“啊?”杨延定闻言有些伤感,黯然叹息道,“故人是一个一个地凋零了,不过这样也好,这世间也就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早些下去陪这些老弟兄也是不错的。”说罢,杨延定又举起酒觞敬李煜,“来来,太上皇,再饮一觞。”

李煜却毫无反应,杨延定再唤两声,依然没啥反应。

杨延定这才惊觉不对,赶紧颤巍巍地跪坐起身,凑到李煜跟前伸手一探,刚刚还有说有笑的太上皇却已经没气了。

公元1000年,南唐帝国高祖皇帝李煜卒,享年九十岁。

本文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