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现自己附体的竟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人称“神卜翁”,是因为他料事如神,能卜吉凶,也称“百草翁”,因为他医术高明,常在深山采药,救人疾苦;还称“老仙翁”,因为他有一只仙鹿坐骑。
延参法师决定换个马甲,自己就是神卜翁了。
白鹿把他带回神卜翁的隐居处,送郎山上的白云庵。
“志承当年留侯客,心在天下不在山”,神卜翁以此自勉。“留侯”正是大汉开国功臣张良。相传张良曾怀着“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的情致,在送郎山隐居过,后来又出山扶助刘邦一统天下。传说张良隐居时和一个仙姑相恋,他临走时仙姑含泪送郎——“送郎山”。
送郎山上白云萦绕,白云深处,一座石庵掩映在树枝藤蔓之中。
到了白云庵前,已经有几个古代人在外面候着,他们是在拍戏吗?延参法师赶快切换时空,那可是真货,对了,自己是神卜翁,可不能穿帮。
那几个古人,衣冠不凡的一对夫妇,男的三十岁不到,延参法师在火光之穴见过,他就是唐中宗李显!不过,现在是被贬了,该称他“庐陵王”。韦皇妃倾国之色,娇弱温雅,可是史书上说她是个极其阴毒的女人。……
延参法师特别紧张,见了真皇帝,腿有点软,该跪拜一个吧。不等他拜,庐陵王夫妇上前来,行大礼,吓得延参法师赶紧进庵宇,不料,炼丹炉烟气氤氲,怪味扑鼻。呛得他赶紧退出。看见外面一个八卦石盘,就盘膝坐下,实际上他腿已经软了。他努力让自己淡定下来,闭上眼睛,假装参禅,实际在脑袋里搜台词。
庐陵王未及开口。神卜翁先道:“放心,龙子不会夭折。野人虽野,不至于吃娃儿。”他眼睑未动,继续说:“常有野人将生病的幼崽放在此门口,我治好幼崽,野人又抱回去;通常野人折了幼崽才会抢村里的娃儿。”
不等开口,已知晓来意。“神卜翁真是神机妙算啊!”庐陵王再行大礼,“还请神卜翁打上一卦,儿子是生是死,身在何处。”
延参法师搜索神卜翁的记忆,然后答:“我有三不卜,不跟官卜,不卜仕途,不卜腹中儿女。”
不过,神卜翁指点道:“离送郎山不远有个山宝洞,是炎帝神农氏的行宫,去那里许愿,有求必应。”
庐陵王又拜才离去。
到房州,等韦妃调养好了,庐陵王夫妇带上厚礼一起去山宝洞许愿。
离山宝洞不远,一个布衣女子昏倒在路边,一只白鹿在一旁用嘴掀她,没动弹,白鹿长鸣一声。女子被庐陵王夫妇的护卫所救,女子自称是神农山庄的,穿越熊山才到山宝洞,护送他的是个猎人都死了,是白鹿驼她出来的。女子被扶上鹿背,先去了山宝洞。庐陵王对白鹿眼熟,却又不确定是神卜嗡的坐骑,兴许熊山的鹿多为白色。
一到山宝洞,护卫纷纷行动,将大红的绸布挂满山洞内外,然后退出洞外候着。
庐陵王夫妇进入内洞,那是神农的行宫,洞内烛光辉煌,寂静幽深,滴水如琴。许愿的地方十分隐蔽,在一棵古树根部开一道门,跪着才能进入,而且只能容一人。毕竟有求必应,还能看见未来,保密工作得要做好。
那个女子已经在前面许愿了,她退出来,还边走边反复祈求着:“我刚出生的娃儿被野人抱走了,求神农帝仙保佑娃儿回家,倘使娃儿回家了,我一定带着娃儿来山宝洞还愿。”
接着,庐陵王进去祈愿。祈求完毕出来,韦妃低声问他:“你除了许儿子回来,还许了什么?神农保佑你东山再起,重登大宝,有许吗?”
庐陵王摇摇头,完全没想起来这个事。
韦妃要帮他许此宏愿。韦妃进入树洞,将门关紧,还检查了几遍。然后转身,不禁惊愕,里面很空阔,彩石闪烁,奇石成树,正中一帘瀑布如绸缎一样,顺滑而下。瀑布正中突兀出两只石头牛犄角。
韦妃定了定气,开口许愿:“炎帝圣母在上,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远古帝王,世系以女为尊,自尧舜禹始,男权正统。今武氏打破男权,一统天下。然武氏人心恶毒,天理难容。我一心向善,心存宏志,行正道于天下。祈求炎帝圣母保佑我取而代之。倘若如愿,我当尽天下土木为炎帝圣母建庙筑宫,永享香火之盛。”
回音回荡,韦妃自己听了,也吓了一跳,她怯怯的抬起头,望向瀑布,少许,牛犄角之下出现一个婴儿,此婴儿先是咯咯直笑,而后伸出一只小手,小手慢慢变大,像是一个巨钟罩下来。韦妃吓得急忙退出树洞。
韦妃出来面颊汗津津的,神色慌张,便绕至神农的洗药池,轻蘸圣水擦脸。突然间,圣水里出现一只骷髅,骷髅冒出水面道:“拿水洗净你的心吧。你将变成这天下最恶毒的女人,比武氏更恶毒。”随后张口喷出一道烈火,烧毁树洞,再无人能进去许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