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氐人愿意响应。
蒲雄星夜兼程,不几日便来到广陵。
驻镇广陵、全权应对大赵事务的大晋最高军事长官——征北大将军诸衰闻讯大喜,亲自接见;与蒲雄一席谈后,认为进兵北伐时机已到,收复故土自是手到擒拿。
不能全怪诸衰。褚衰其实是一个老实、慈和的书生。他不会勾心斗角,更不懂战阵冲杀;因为女儿成了执政的皇太后,这个没有野心的老人迫不得已出仕——他要为女儿捧场。几经劝谏之下,他勉强就任了征北大将军之职。
历史的机遇落到了这样一个人手中。
如果说,石虎的死,是根导火索,勾起了大晋北伐的念头;王浃举寿春投降,便已点燃了北伐的导火索;而氐人蒲洪的归降,直接将大晋北伐给引爆了。
诸衰命令枕戈待命的王颐之兵发彭城,糜嶷兵发下邳。随后带蒲雄回转大晋都城建康,奏请朝廷举师北伐。
这个时候,正是新义军进入鲁郡之时。
北方骚乱,编户渐次南下。听到这个消息,姜岑回想起史料记载,不由得忧心忡忡。
祖凤看出他心中有事,温顺下来,默默随在身边,不时偷偷觑上一眼。过了一阵,终究忍不住,将一张俏脸绽成朵花,娇声道:“石帅,我们赛马吧。我想知道,到底是黑雪厉害一些,还是白夜更胜一筹。”
姜岑愣怔了一下,揉揉脸,刚应了声好。侗图飞马奔来,面色古怪地说道:“石帅,前面来了伙人,说是要犒军。”
“犒军?!”姜岑还没说话,祖凤已经高兴地叫了出来:“好啊,好啊。以前三义军行走谯郡,走到哪都有人犒赏欢迎;改成新义军后,还是第一次有人犒军呢?”
“不是三义军改成新义军。是三义军加入新义军。”姜岑不厌其烦地纠正祖凤的语病;随即看向侗图:“这是好事。犒军的民众是哪的人?有多少?走,大伙一起看看。”
祖凤、司扬、万牛子等人轰叫一声,兴奋地跟上。侗图跟在姜岑身边,有些尴尬地解释道:“对方是来犒劳大晋北伐军的,只把我们错认了……”
“呵呵……原来如此。”姜岑哑然失笑。原来是个大乌龙。
大晋北伐军怎么就如此受欢迎?三十多年来,北方民众没食大晋一粒粟,没穿大晋一根纱;怎么依然对大晋念念不忘呢?
当他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后。众人面面相觑,没人能回答出来。
许久,祖凤若有所思道:“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家,一个族也需要有一个家。北方汉人在大赵朝廷盘剥之下,不会产生家的感觉;只好把对家的期望放在大晋朝廷身上。除了大晋,哪还有汉人的家呢?”
众人沉默下来。连万牛子、司扬都不再说话。
前来犒军的大概有四五十人,赶了两头猪,挑了五担酒。还有一些山果、菜蔬。
一见来人,姜岑脑袋里立刻蹦出一个词——山东大汉。
这四五十人是标准的山东大汉;魁伟高大,身材比一般的高力士还要健壮三分。难得的是几十人一般,难得的齐整。
那队山东大汉也看到了新义军,上百道目光齐刷刷瞅过来,每一道目光都充满了欣喜、狂热。一个身材不逊于万牛子的成年大汉越众而出,冲姜岑等人一拱手,直通通地说道:“大将军请了。凫山英雄坞大英雄常苦儿率一众英雄好汉前来迎接王师,并请为王师先锋,和他娘的大赵军好生干一场。”
常苦儿一开口,姜岑、司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