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脉说了个清清楚楚,然后问道:“那么,刘都指挥使阁下,你明白了么?!”
刘锦棠呆在原地,愣住了。
这便是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来以为即便能活着回到益州,重新成为都指挥使,却难以再度参与攻打大理的战事,却不想,在这君和桥,他想要的一切,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摆在了他的眼前……
“末将,明白了!”刘锦棠重重的点头。
辛一点头,道:“既然明白了,那这帅印你便拿去吧,我得去十一郎身边听令!”
说着,辛一便抛出了那小小的一方帅印。
刘锦棠结果帅印,满脸不可思议,这颗帅印,可是统帅这三万大军的兵符啊!
就这么轻易的就给自己了?!
“等等,那这一路大军的战略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这一路大军,在辛帅的安排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刘锦棠急忙问道。
辛一回头,道:“十一郎说,让你南下,若是十日内有影卫军成员出现,你便会接到命令,若是过了十日都没有影卫军出现,便让你自己见机行事!”
这……
刘锦棠还想再问问的时候,辛一的身影却是彻底消失在了原地,无影无踪。
刘锦棠苦笑一声,都来不及将湿透的衣服拧干,便直接拖着沉沉的湿衣服朝着君和桥另一边走去。
一天后,宁安城外,那河桥边。
说是宁安城外,但实际上,这那河桥却是在宁安东北五十里处,要想从此地赶到宁安城,即便是急行军,也得要近乎十个时辰,若是慢悠悠的走,约莫要两天。
整个军帐只有辛羸一个人,因为,那些够级别跟他扯皮的人,要么不敢跟他扯皮,要么,直接就被掉到另外两路军去了。
反正,那些人也给不了他什么好的建议,反而是只要看见就让他生气。
辛一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军帐内,她抬头看去。
只见辛羸在军帐中看着地图,皱眉思索。
“十一郎,第三路军帅印,已经交给刘锦棠了!”辛一恭敬行礼。
辛羸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立马派出两路影卫军,一路去洱海,督促那八个混吃等死的家伙立马攻打海桥,另外一路,前往刘锦棠那边,让他南下至沧水(澜沧江),阻断涅罗对大理的粮食输送,之后,就让刘锦棠自己见机行事吧!”
毕竟,是西军出来的人,虽然在蜀中禁军的都指挥使位置上腐败了七八年,但该有的战争素养,总该少不了!
这么想着,辛羸接着开口道:“命蔡梁统帅一万禁军,我率两万大军押后,另外两万大军,往西百里,再南下,明日,便威逼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