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等着官家旨意吧,到时候,商行与转运通行便是!”
…………
汴京,皇宫内。
韩琦还没回到汴京,根据通传消息,只是到了蜀中,想要到汴京,大概还要五六日的路程,若是慢一些的话,约莫还要十来日。
但赵曙却是已经住回了皇宫,毕竟,韩琦的信件已经送到了赵曙和曹太后的手中,两人读了读信中内容,觉得韩琦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曹太后没那么嚣张了,而赵曙,也硬着头皮开始处理一些政务。
只不过,关于赵曙亲爹名分的事情,则两边都很有默契的不提了。
翻看着手中的信件,赵曙微微一笑,这个辛十一!
信中要求启用转运使的运输体系,来将杨家商行收购的粮食全部运往西宁州,这种陈述性的话语之后,辛十一还没忘了威胁他一番。
“转运使那些肮脏路子,臣也是知晓的,平日里没有借着那些肮脏事找他们麻烦变算了,这一次,有多少粮食,臣心知肚明,陛下也应当心知肚明,还希望陛下好好提醒一下那些家伙,这次的运转乃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若是少了分毫,休怪辛某胡乱杀人!”
“杀人?!”
赵曙被气乐了,可他实际上却真的拿辛羸没办法。
毕竟,辛羸如果真的要杀人的话,凭着他手中的影卫军,这大宋朝堂内,除了在大军中,或者在这皇宫内,真的很少有人能逃得过辛羸的杀心。
当然,也得看辛羸的杀心和决心,若是决心不够的话,面对着一些可能付出的代价,辛羸或许不会愿意去干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就例如去杀某个世家大族的人,一旦杀了那个世家大族的人,那么影卫军要么狠起来灭人家一族,要么,就只能灰溜溜的放弃那块地方,从此不再收集那块地方的情报。
这是局限于影卫军的总人数的,是没办法避免的问题。
笑了笑,赵曙执笔,抓起一张辛羸名下产业所出的新型竹纸,提笔开写:“着京畿东路转运使配合天下商贾将四百六十万石粮食运往西宁州,四百六十万石,一粒皆不可少,否则,诛三族!”
写完之后,赵曙叫来一个老太监,让这老太监将这份旨意送到中书省去。
反正,每次的圣旨,身为皇帝的他,都只是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后,再由中书省的家伙们去润笔,最后搞成四字骈文的模式,誊抄到明黄色圣旨上,再回头盖上大印便发布出去的。
所以,赵曙写得很随意。
两个时辰后,一道旨意从中书省发出,京畿东路转运使接到了圣旨,迅速调集转运使辖下的人员,先去洛阳拜访了杨家人,而后,前往蜀中汇聚。
蜀中益州,乃是天下商贾汇聚之处,故而,这从整个天下收购来的粮食,基本上都会运送到蜀中囤积起来。
两天后,益州城外,大队大队的牛车马车驴车驶出城外,朝着西北方向曾经大唐的剑南道而去。
与之同时,在尕海,种师道好不容易将化整为零的三万大军汇聚了起来。
说实话,第一次领兵就率领三万人,他个人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可也正因为是第一次,化整为零之后,他差点就没办法再化零为整了!
也亏得影卫军那边提供了许多情报,否则的话,起码还要三五天,他才能把这三万大军给重新汇聚起来。
三万大军汇聚在一个小绿洲里面,吐蕃在这附近并没有多少兵力部署,不,直接就连普通的牧民都已经被赶走了。
毕竟,这尕海附近,被作为粮仓屯粮之后,为了保密,侬叠尔部与呼格达部便联手将这蓝天谷方圆百里内清场了。
种师道居中坐着,他左右则分布着掌控这三万大军的十来个高级军官,皆是五品到四品的官员。
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换句话说,这些人都是老资格了,自然有很多人是不服种师道的。
但同样的,种师道也从自己种家军中带了亲信过来,否则的话,他真的不一定能够指挥得动这只大军。
“已经探查过了!”种师道丝毫不在意那些老资历的脸色,直接开口道:“尕海方圆百里内,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被清场了,没有普通吐蕃人,但,同时,这百里范围内,却也因此布置了不少的斥候。”
说到这儿,种师道起身:“所以,必须要一只足够精锐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吐蕃布置的斥候全部干掉!无声无息的干掉。”
“所以,谁愿意去呢?!”种师道抬头,看向周围的人。
“属下愿往!”
“末将愿往!”
…………密密麻麻的喊声,但种师道却有些悲哀的发现,出言的,都是他带来的亲信,而那些老资历的家伙全都在老神在在的发呆!
微微摇头,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