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文会结束,沈括从一群人中站了起来,本来,没有中进士的他,是没资格来这宫内的文会的,只不过,有着辛羸的关系,加上那个东西的存在,他出席了!
“这便是我在格物小学期间,受到十一郎启发发明出来的——望远镜!”拿着一根近乎两米长碗口粗细的竹筒,沈括激动得开口。
这种长度,是他目前能够做出来的效果最好的望远镜,镜片用的是琉璃。
“望远镜?!”赵曙微微一愣,脸上也泛起好奇:“这莫非便是辛十一之前与朕说的千里眼?!”
“正是!可以说,他就是千里眼,十一郎还说,若是能够再度提高镜片,也就是琉璃的焦距,甚至能够直接看到月上的场景!”沈括信誓旦旦的开口。
这支望远镜可以说是他从事格物之学以来,最让他满意的作品了!
“哦,能直接看到月亮表面(古代月不叫月亮,可是不用月亮感觉不和谐。)?”曹太后也来了兴致:“可否能看到嫦娥?!”
这……
沈括有些犹豫:“十一郎说,没有嫦娥……”
“胡说八道,定然是辛十一自己看不到,给老身看看!”曹太后开口了。
沈括微微犹疑,看向赵曙,按理说,皇帝才应该第一个看,可最近太后也很是强势啊!
“给太后先看吧,总算照顾老人家嘛!”赵曙满脸不爽,在老字上面加强了语气。
曹太后却懒得搭理,结果沈括递过来的望远镜,命两个禁军按照沈括的指导将望远镜立了起来,然后,曹太后将眼睛凑到望远镜下方。
“啊!怎么全是坑坑洼洼的?!”曹太后惊叫一声,迅速退开,又抬头朝天上看去。
“老身看见的是坑坑洼洼的!”曹太后不爽,觉得她被骗了,看到的根本就不是月亮。
沈括急忙解释:“月亮上本来就是坑坑洼洼的,这是十一郎说的!”
“是么?!”
一边,赵曙也迫不及待的看了过去,果然坑坑洼洼的,但同样皎洁的光芒,却是证明着,那个坑坑洼洼的大圆盘,就是月亮!
“当真神奇!”赵曙感叹着:“若是运用于军中,岂不是可以在千里之外洞察敌军动向?!”
有了赵曙这话,在场的达官贵人一个个争抢着去体验望远镜带来神奇感受。
中秋文会圆满落幕,辛十一即便不再汴京,却还是让无数的达官贵人记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