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问心(2 / 3)

么一个棕金黄色头发,蓝色眼珠的小姑娘,辛一其实表现得很疑惑。

她缓慢的走过去,一边摇手,一边道:“我听不懂你说什么,你会中原语言么?!”

这只是礼貌性的一问,辛一并不期待对方会中原语言,毕竟,大宋不是大唐,在大唐的时候,整个欧亚地区都在拿出后世中国人学英语的劲头在学汉语,而大宋,显然是没有大唐那么强大的覆盖力和吸引力的。

毕竟,大宋虽然繁华,可不够强大,征服外夷,可从来都不是靠经济靠银钱,而是靠拳头!

野蛮人,就服打不服好!

可惜,中国三千年历史里面,明白人不多,大家都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对外总是在给钱,而很少用拳头。

这是方法的错误,是方向的选择性错误,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毕竟,中国人太善良了,不喜欢打人,总喜欢用嘴巴,用钱,用关系,极度擅于构建一张网,然后,在网里面游刃有余。

可一旦出了那张熟悉的网,中国人大多都会手足无措,这或许是民族天性?或许是儒教搞出来的集体病症?!

这些是辛一听了辛羸瞎扯了一路得到的一点想法,不知道为什么,十一郎总是对东瀛保佑很深的意见,一路上都在给那个亚当小丫头灌输,东瀛必须灭掉。

因为,按照十一郎的说法,东瀛人是菊与刀,中原人是蜘蛛和网,蜘蛛对菊花不感兴趣,所以扶桑东瀛那块地盘,中国人不感兴趣,可问题就在于,网挡不住刀,所以,刀总有一天会野心泛滥,冲上来搅碎中原人的网,网没了,蜘蛛就只能落荒而逃了。

所以,防患于未然,必须先灭了东瀛!

好吧,这一路走下来,辛一也被辛羸灌输得看见异邦人就像杀了了事。

还好,还好,她还没被彻底洗脑!

胡思乱想之间,坐在屋檐下的那个异邦小女孩儿开口了:“是唐言么?!”

说得不甚清楚,甚至有两个字发音眼中错误。

但,辛一听明白了,所以她震惊了!

大唐的影响力那么大?!

在大唐都已经消逝了两百多年后,不止天竺的和尚还会唐言,就连这不知道西域哪一国的小姑娘,也懂得唐言?!

辛一微微吃惊了一下,紧接着,就觉得,十一郎方才交代她的那一套堂堂正正,或者说是野蛮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不,不是行不通,而是,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了!

“我是中原人,来天山有要事,需要你们村子的人帮忙,你能将全村的人都叫过来么?!”辛一说得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出来的,因为不同种语言的交流,理解起来本就费力,如果保持原来的语速,作为异族人,即便接触过你们的语言,也未必能听明白。

这是她曾经去契丹执行任务的切身感受,明明学了契丹语的她,在与一个契丹人交谈的时候,对方语速加快,她就什么也不懂了,所以,她担心她说快了这小姑娘听不明白。

那金发小姑娘疑惑的看了辛一一眼,眼神里面也带有警戒,随后是犹豫,但片刻后,这小姑娘眼中却是闪烁出坚定。

那中犹豫的眼神,不是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该有的眼神,而是一个经年政客,至少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才会有的眼神。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能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呢?!

辛一很疑惑,与之同时,她又警惕起来,右手缓缓下滑,离剑柄只有一寸许的距离,这个距离,既不会造成误会,又能在事发之时,以最快的速度拔剑!

金发小姑娘笑了起来:“好的,我这就去叫人!”

说着,小姑娘转身,走近了屋子里面,片刻后,屋子里面一只信号箭冲上天空。

辛一微微一愣,整个人彻底惊讶起来,也就在这个时候,整个村子,没一间奇怪的屋子里,都冲出了七八个穿着铠甲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如同那个小姑娘一般,金黄色的头发,高高的鼻梁,眼睛则并不是蓝色,而是绿色的,也有灰色的。

几乎只是一瞬间,将近三百人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将辛一围在中间,同时,这些人挥舞着他们手中的短剑,很有节奏的,一下又一下的敲击在他们左手拿着的圆形盾牌上面!

辛一冷冷一笑,缓缓拔出了剑刃,挽出一个漂亮的剑花,长剑直直的指向前方。

“机理阔!擦噶!”小姑娘从屋子里走出来,冷声开口,说的是辛一从来没听过的语言,不是吐蕃语,也不是于阗那边的语言,甚至,不是波斯语。

随着小姑娘这一声开口,那接近三百士兵,微微错愕了一下之后,放下了武器,那种狼群一般的凶悍气息消散。

辛一满是疑惑的看向小姑娘。

只见这个时候,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老人出现,这老人将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