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跟四相商议之后,他只能选择妥协,将先皇的后事大办特办。
所以,此刻他很烦,烦到对影卫军掌控者的交替都没了心思。
反正影卫军总共也就三千人,相比于数百万的禁军,是无论如何也翻不起浪来的,更别说,接任影卫军指挥使的,还很有可能是他的未来女婿。
辛蘖点头,从怀里取出一枚玉佩,玉佩通体黑色,是难得一见的昆山黑玉,据传这昆山黑玉乃是当年柴世宗柴荣征西夏的时候得到的。
辛蘖满脸庄重的将玉佩举过头顶,转头,灼灼目光看向辛羸:“跪下!”
辛羸同样庄重起来,慢慢的跪了下去。
辛蘖将玉佩递出,辛羸低头,高举双手接过来,这些礼仪都是在路上的时候,辛蘖便已经跟他交代过的。
等到辛羸接过了玉佩,辛羸转头看向赵曙。
赵曙起身,点头:“辛十一,起誓吧!”
三司使,四相,两枢密使,北宋三司两府的最高官员全都起身,庄重肃穆的看向辛羸。
辛羸抬头,朗声道:“辛羸再次立誓,自今日接过昆山黑玉之时,必将以影卫军护卫大宋终生,为大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苍天敬上,太祖皇帝,太祖辛源,见证!”
声音铿锵有力。
赵曙觉得有些不妥,因为这誓言居然不是对皇帝效忠,他回头疑惑的看向辛蘖:“誓言内容,为何不是效忠于朕?!”。
这是赵曙第一次用朕这个自称,可见他此时有多疑惑,甚至,可能有愤怒。
辛蘖微微一愣,难道新皇打算趁着今日的交接,修改誓言,让影卫军彻底变成一个人的狗么?!
想着这些,辛蘖有些难过。
韩琦却是迅速开口道:“这也是祖宗家法定下的,乃是当日太祖与辛源定下的,为的就是保证影卫军的独立性,让大宋有那么一个可以制约皇权甚至在皇帝出错的时候,扭转的机构!”
韩琦没有说,辛源之所以成为隐皇一样的存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太宗得位不正,而太祖的儿子都被太宗整死完了,然后,辛源强势插手,造就了第一代隐皇的传奇。
可同样的,若不是影卫军的独立性,当初寇准也没办法劝真宗御驾亲征,那次御驾亲征,流传的历史是寇准力劝的结果,可同样也有着辛家以及影卫军的施压,否则,懦弱的真宗怎么有胆子去御驾亲征啊!
也正是因为在真宗年间,辛家保住了大宋,韩琦才略过了辛源成为隐皇的事,以免皇帝猜疑辛羸也会成为隐皇!
北宋就是如此,真正忠于皇帝一个人的,除了太监之外,便很少很少,每一个士大夫,心里装着的,都是大宋的整个江山社稷!
韩琦更是这些士大夫中的翘楚与代表,尤其再过两年,赵曙与曹太后爆发濮议之争导致两宫失和的时候,便是韩琦呕心沥血的两头劝慰,才稳住了皇宫内的局势。
“既然如此,那便依祖宗家法便是!”赵曙点头,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这时候,赵曙才回头看向辛蘖,道:“辛蘖为影卫军指挥使其间,功勋卓著,诚恳勤勉,特此封上柱国!”
这是毫无意外地,辛家历代族长退下来的时候,都是这样封的,被仁宗熬死的那位族长辛聪,也是在死后追封了上柱国的。
辛蘖淡然行礼谢恩。
赵曙又看向辛羸,道:“辛家有子,辛十一羸,聪明伶俐。屡有建树,特此封为影卫军指挥使,兼开国县男,追加应光禄大夫!”
影卫军指挥使是职,开国县男是爵,光禄大夫是勋,也就是说,辛羸其实还是没有正式的官位。
毕竟,北宋官位都出自科举!
辛羸上前行礼谢恩:“臣,谢主隆恩!”
“免礼!”赵曙淡然开口,继而道:“都坐吧,如今先皇驾崩,一应事务都压在了我身上,赵曙初至此位,一切还不甚明了,诸位便帮衬着些!”
“不敢!辅佐陛下乃臣等天职!!”一众人连忙行礼。
接下来,便是皇宫里里外外的事情,辛羸对于影卫军根本就了解得不多,只是在旁边听着,赵曙提的问题,多半还是由辛蘖来回答的。
一个时辰之后,文武财影四个方面的大事都汇报解决的差不多之后,赵曙这才让众人散去,此时,他还要去跪哭先皇,要足足哭上七天整!
来时是马车相迎,此时却不会有马车相送,皇城内忙得很,没那人手来送他们,也幸好辛蘖对皇宫熟悉,否则两人还真有可能在皇宫里面迷路。
出了皇宫,辛蘖道:“十一郎,如今你已经是辛家族长了,更是影卫军指挥使,该你知道的东西,你都得知晓。”
“是!”辛羸很是恭敬的开口。
“跟我来!”辛蘖很自然的招了招手,街角处突然转出一辆马车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