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近万的大军,连个清军的人影儿也没看到,最多也就是看到了清军的沿江烽火台不断的点燃,奔着东莞的方向,也奔着广州府城的方向。
推进至东莞县城时,已经是十一月十六了。大军走得稳,速度自也不快,但是一个安全就足够了。但是,这一次抵近到东莞县城,本地守军却并非如新安镇那般逃之夭夭,反倒是利用这些天的时间加强了守御,从城外看去,也能看得清楚城上的守具密布,以及城下的那些新近插入土中的梅花桩子的木料上那绝少能看得到的潮气。
“这东莞看来已经是鞑子拱卫广州城的东面防线所在了。”
收缩兵力,自然也是有个极限的。一味的龟缩到核心是不智的,不说什么战略纵深缩小的问题,只说不能利用外围防线有效的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以及为核心争取更多的时间,就已经是极大的问题了。
清军在新会的严防死守,就是在于这一点。现在陈凯碰上了另一个新会,不过他也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按部就班的安营扎寨,清除城外的梅花桩,打造攻城器械,甚至还在城南挖掘起了地道,全然是一副要复制攻陷新会时的手法。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唯独是,时间也在一天天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