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士俗不可医(1 / 2)

帝夫 轻歌九公子 2461 字 2017-11-24

几人寒暄着,往宫外走去,未到宫门处,便见母亲姜柔牵着小甜甜,正往这边来。

“哥哥!”

甜甜看见叶千歌,欢呼一声,便迈着两条小短腿,一摇一摆的跑来。

叶千歌抱起甜甜,向姜柔唤了一句,慕容清婉便拉着姜柔在一旁细细谈论起来。

二老时不时看向徐亦婵和叶千歌,眉目之间,洋溢着喜色,叶千歌听了一耳朵,便听不下去了,一心逗弄怀中的甜甜。

徐亦婵却是满脸羞红,时不时娇嗔一声,拉着慕容清婉的衣袖,作少女含羞状。

“这么多人!”

天子仪仗,规模无疑是巨大的。

单单宫娥和太监,便足足数百上千,再加上侍卫和将士,更是多达五六千人!

叶千歌又震惊了。

去寺庙烧香拜佛而已,用得着这般大的仗势吗?

撇撇嘴,绿芷在身后催促,该上龙辇了。

上了龙辇,前方有将士开路,长安城街道两旁,早已人山人海,酒楼客栈也挤满了人,目光炽热的看热闹。

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出了长安城,一路往西而去。

尘光寺位于长安城西郊,约莫四十余里路,一个时辰不到便可抵达。

小甜甜呆在龙辇上,玩的不亦乐乎。

她第一次坐龙辇,本觉得新鲜,便撅着屁股,眨巴着大眼睛,四处观察,时不时还问出一些天真烂漫的问题,问的徐亦婵和叶千歌忍俊不禁。

出城不久,一抹阳光从东方天际洒下,驱走厚重的冷意,洒下微暖的和煦之意,大地在飞快回温。

天气晴好,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了几分。

途中,叶千歌可看见三五成群的民众,多是往尘光寺而去的香客,但见天子仪仗,纷纷跪拜,直到仪仗超过自己,方才起身继续前行。

不知过了多久,一座连绵的山脉映入眼帘。

叶千歌知道,尘光寺便在山中。

原主每年都会陪母亲姜柔来尘光寺,为父亲祈福。

这一来二去,便轻车熟路。

行不久,队伍在山脚停下,没有上山。

这也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如果这么多人上山,难免会搅乱寺中清净。

下了龙辇,山脚下的香客早已匍匐在地。

“尘光寺住持玄慧,见过太后,陛下,王爷,镇北王妃。”

“住持不用多礼。”慕容清婉摆摆手,道:“今日还得叨扰主持。”

“太后言重了,此乃蔽寺之大幸,何来叨扰一说。”玄慧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老衲早已安排天子礼佛事宜,请。”

说罢,众人便循着青石小道往山上而去。

山中很是幽静,沿途的香客,都面色肃穆,目光虔诚,不发一言,默默的踩着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丝毫不敢嬉闹。

徐亦婵和太后,以及姜柔亦是如此,不疾不徐的迈着步子。

许是受到影响,小甜甜特别安分,拉着叶千歌的手,一步一步吃力的攀登。

台阶蜿蜒曲折,好似游龙走蛇,常常山重水复,偏偏柳暗花明,煞是神奇。

此是严冬之际。

山上栽种了许多常青树,虽有萧条之意,但也有生机盎然之景。

慢慢的,叶千歌便发现一片竹林映入眼帘。

“终于要到了。”

小甜甜嘟囔一声,已是满头大汗,她呼哧呼哧着喘气,还咿咿呀呀的继续努力攀登。

这一个个台阶,大人可轻松迈过,但对于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可不是那么简单。

转转悠悠,差不多半个时辰。

别说小孩子,就算是大人,也会觉得疲惫。

叶千歌就很疲惫,恨不得将大衣褪去,但为了不染感冒,才没有脱下,但额头的汗水早已滴滴答答的往下掉了。

“来,哥哥抱。”

叶千歌很是心疼,连忙将小甜甜抱起来,为了不掉队,咬咬牙,继续跟在徐亦婵身旁。

竹海广袤。

连绵成一片,比天水村的竹山还要宽广数倍。

恰此时,一道钟声从深处悠悠传来。

“苍苍竹中寺,杳杳钟声晚。”叶千歌赞叹出声来,脑中灵光一闪,“好地方。”

“此句诗句颇为应景,可有下阙?”徐亦婵听了,不由侧头问道,一旁的慕容清婉和姜柔也看了过来。

叶千歌摇摇头,“暂时没有。”

但见徐亦婵再问,便转移话题问玄慧住持道:“这竹山应是前人特意栽种而成的吧。”

“王爷好眼光,这竹山确实是蔽寺先人所栽种而成,而今已达数千上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