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建国不久,便有帝皇将商税一事纳入朝议,但每每遭受抵制。先皇徐谦也极力推进此事,也遭到极大的反弹,最后也不了了之。
天下七分行业,被权贵宗派把持,征收商税无疑损及了他们的利益。
“阻挠是一定的。”叶千歌毫不在意,“可以此为条件,与众臣交换。”
“再者说来,征收商税势在必行,待以后时机成熟,我会让众臣心甘情愿缴纳商税。”
叶千歌眸光忽亮忽暗。
“当真,你有何办法?”此时,徐亦婵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征收商税的事情上了。
征收商税,可不仅仅是大徐一件头痛的事,也是诸多朝代深感无奈的事情。
若能解决此道,大徐的财政收入,必会再次充盈,国库也不会时不时陷入空虚,使得许多法制和指令无法传达。
“时机尚不成熟,留待以后再说。”
叶千歌嘿嘿一笑,他并不敷衍徐亦婵,而是实打实的认真思考过。
大徐商业极其发达,然而,这一切与大徐的财政收入毫无关联,无论兴盛与否,收取的课税依旧一样多。
每年不到两千万的税收,简直杯水车薪。
也就是三分之一本郭沫游记的价格而已。
而那些宗派和权贵,此次彰显出来的财力,几乎比国库还充裕,动不动几百万,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这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商税太低的缘故。
肥了权贵,饿死朝廷。
这还算是个正常的国家吗?
难怪每朝每代,每个帝皇都要屡屡重启商税一事。
这其中的暴利,即便是当政者,也不敢小觑。
与其说与民争利,还不如说与权贵宗派争利!
徐亦婵见他不说,便轻轻颔首,没有追问下去,尽管心中颇为好奇,但叶千歌既然这般说了,便想必有所顾忌。
“那上策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