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前线。
女子领兵出征,纵观千古也是罕有的。
----------------
四
临安朝堂,谁也不认为祁国公主会有什么作为,能守住局面,不大败就不错了。毕竟自高宗之后,宋与金历次战争,都以宋之败而告终。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
一个月有余后,前线统帅派人回奏,状告祁国公主及所部不听从调令。这又引起的朝臣对祁国公主的攻击,然而皇帝却只是说了句,“再仔细查探一下也不迟。”
然而仅两个月后,一条快马加鞭的军报呈上了皇帝的御案,令满朝文武皆瞠目结舌。
嘉定十年九月,祁国公主亲领大军与金兵交战于淮水之北,以寡敌众,而大破之,歼敌三万,稍追而还。
军报十分详细,令谁也难以找出什么毛病。再加上随后前线不断传来的统帅对祁国公主的赞赏,这令人不可思议的战绩确实无误了。
皇帝大喜,嘉定十年十一月,下诏命祁国公主统帅淮水一带所有军队。
而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北方开始入冬,一场大雪覆盖了黄淮大部分的地区。金宋两军的战事渐歇,冬日里尤其是大雪天,最不适宜于出军作战。但祁国公主却整集十万大军,向金军发动突袭。
刚开始金军有些措手不及,但渐渐反应过来后,开始集结军队进行反攻。
祁国公主亲自上阵,连斩金军两位大将,威震战场,不仅让金军胆战,宋军将领也很吃惊,对祁国公主更加钦佩敬仰。
她还详细了解地形气候,巧用天时和地利进行精密部署。
最终,凭借祁国公主非凡的指挥,这场耗时数月的战役,以金军的溃败告终。宋军以六万伤亡的代价,歼灭金军十万。金军元气大伤。
嘉定十一年,金派使者通宋。与宋议和。废除之前那宋金皇帝以侄伯相称的屈辱和议,名义上宋仍对金称臣,但已不需再缴纳岁币。
当然金廷之所以会如此妥协,一方面因为与宋军交战的战败,另一方面也是与北方蒙古的战争接连失利,金廷已于三年多前的嘉定七年南迁都于汴京。
嘉定十一年中,祁国公主安排好边境防卫,便带剩下的万余御前军归临安。出征时两万的御前军近乎一半都战死在了这片大地之上。
此时朝中相当一大部分人认为,应该联合蒙古共同对付金廷。
而祁国公主却反驳言:“尔等真乃鼠目,昔年联金对辽,可最后呢?相比于金,蒙古更可怖。”
群臣恼怒却无言以对。当年的联金对辽,事实证明是最愚蠢的决策。
皇帝深思很久仍然拿不定主意,只好让再观局势而定了。
嘉定十二年,皇帝封祁国公主为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结束了史弥远右相兼枢密使独揽大权数年的局面。史弥远虽不满,但看到临安城外,那跟随祁国公主征战北方得胜而归士气高昂的万余军队后,也只能无奈接受。
如果说,之前他还调得动这只军队,但现在他们只会听祁国公主的调令。而且他也明白,这样一只虎狼之师,就算用十倍的当今已腐朽的禁军也不可能拿下。
--------------------
(未完)
如果历史可以被改写,我希望是这样,这是我的想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