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百 一 十 四 章 初 次 拜 访(1 / 2)

南园梦华 武义强 2307 字 2017-11-18

史推丞拜访韩府

陈知院作媒牵线

这段时间,韩大人过得相当的惬意。朝堂里,皇上赵扩对他十分信任,基本可以说言听计从,宰执、言官都是他一手提拔,亲友故旧都得以安置,无论是京都,还是各路州府,再也没有公然反对他的。

一些至爱亲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当然他也想到了,无非是注意身份:在皇上面前,时刻牢记自己是臣子,始终要谨慎、谦逊和服从,保持应有的君臣之礼;在宰执和大臣面前,要保持平和与亲近,切忌趾高气昂和盛气凌人,抓大放小,放手让他们去干;循规蹈矩,按照孝宗在位时的路子,保持稳定,千万不要瞎折腾。

其实这两年,他也是这么做的,凡是皇上赵扩要办的事,有的尽管自己不太满意,也不加反对,想办法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首先要向皇上禀报,皇上一时没答应的,就放一下,待到皇上同意后再办。

那一日,常朝之后,他向皇上单独奏事,谈完后就躬身退出偏殿,走到待漏院,里面有十多位大臣在闲聊,他走了进去,大家哗地都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作揖,叫道:郡王爷千岁。他当时也没在意,笑着跟大家打招呼。

刘璘拉了他一下,向门外一指。他才看到,皇上和关礼也才从这里经过。原来是他与皇上一前一后,众官与他行礼时,皇上也到了,可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大臣都未注意,自然无人行礼。

要是遇到多疑的皇上,这就不是小问题了。大家都跟他一个大臣行礼,将皇上冷落一旁,成何体统?你这个大臣想干嘛?

想到这些,他严肃对大家说:

从今以后,不准叫我千岁,谁再叫谁滚蛋,要是我与皇上在一起,要向皇上行礼,不需要跟我打招呼。

然后,拉着右相谢深甫、签书枢密院事刘璘进宫。

见到皇上,三人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韩侂胄高声说道:

陛下,微臣韩侂胄前来请罪。

陛下,微臣谢深甫、刘璘前来请罪。

起来吧,何罪之有。

三人仍然直伶伶地跪着。

微臣韩侂胄见皇上,未及行礼,各位大臣枉称臣千岁,实乃越礼之举,如此无礼,应该重重责罚。

微臣谢深甫、刘璘见皇上,未及行礼,实为大不敬,请陛下责罚。

皇上明白了,你们是说刚才的事,朕不怪你们,朕去的时候,各位正跟韩爱卿说话,都未看到朕,不知者不为罪。都起来吧。

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侂胄表态:陛下,微臣保证此事今后绝不会发生。为了表示惩戒,臣自请罚俸一月。

见谢刘二人还要说话,皇上拦住:好啦,就这样吧。朕要歇息了。

这天午后,管家报告,大理寺推丞史弥远来访。韩侂胄吩咐:请史大人采芳堂相见。

这史弥远乃是孝宗皇帝之师、原左丞相史浩之子。向前数二十年,史浩可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四十多岁才中进士,然后逐级提升,不到十年官至户部尚书,深得高宗皇帝的信赖,在高宗册立太子和辅佐孝宗登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孝宗即位后,也特别尊重他。直到七十六岁,才准许他致仕养老。绍熙五年逝世,终年八十八岁。追封越王。

史越王儿女众多,史弥远是其三子,生他时,此公已五十九岁,两年后,又生四子史弥坚。

据说,史弥远的生辰八字特别好。史弥远生于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乙卯日辛巳时,春生身强,杀浅大贵,夏平常,秋官煞旺,冬印绶旺俱吉。日干专旺,时上辛金为杀,月上丙火制伏,故命当富贵。史弥远于淳熙六年(1179年)入官,两年后,十八岁,吏部铨试第一,淳熙十四年举进士。光宗时,官至太常寺主簿,以奉养父史浩请祠,史浩死后守丧。庆元二年(1196年)除丧服,一直在大理寺任职。

史弥远此来,给他带来一幅杨补之的《雪梅图》。杨补之是当今有名的大画家。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尤擅画墨梅。整幅画作布局自然新颖,笔致劲秀,显现出疏落清隽、空远独幽的意蕴。画上方还有史浩的印章。

史弥远表示,韩史两家是亲戚,作为晚生,一定常来向郡王请教,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史弥远的二姐嫁给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吴琚之子,按辈份应晚他一辈。

韩侂胄明白,这三公子是坐不住了,丁忧后,即在大理寺任八品司直,快五年了,还是个七品的推丞。今日来,主要目的,就是求他照顾一下,给挪挪位置。

行啊,多大的事,只要你心中有我,听话,不跟我撂嚼子,弄个官当当还不是小菜一碟。

陈志善喜气洋洋走进郡王府,给韩侂胄夫妇行礼:

恭喜郡王爷,豫国夫人,我陈志善做媒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