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3、君君来访(1 / 2)

重阳郞 曾经华东 2829 字 2017-11-17

对于定亲,李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对两个小表妹也有些喜欢,反正现在也不结婚,能让奶奶和父母高兴,同意自己外出游学才是主要的。

李炟在重阳书院藏书楼上拿出“神火秘笈”,仔细看着上面的图画,特别是图画上的背景,他想了解更多千山岛的信息。但是,李炟把重阳书院的藏书都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火山岛的资料,更没有“神火坛”的消息。他失望地回到家,看着几张发黄的地图,这些地图也是从书院最深处找到的。

李炟把自己锁在书房内,对照地图准备行程。从重阳到千安岛所在建安郡大约3600里路,如果每天行走30里,需要3个半月才能到达,加上路上逗留、探访、学习,6个月应该能够到达建安郡。

李炟把行进路线在地图上做了标识,连每天歇脚的地方都在地图上注明,并且把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尽量想清楚,想全面。这是自己第一次出门,既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出现意外,在当世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到处都是土匪、流民,死个人与死只蚂蚁没多大差别的情况下,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独自外出确实存在极大的风险,这也是父母所担忧的,因此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做好充分准备,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李炟正在书房望着地图出神。

“君君,你怎么才来看我?想死你了。”是四姐李菊的声音。

“我早就想来,奶奶管得严,平时不让出门,今天是去南海寺烧香,顺道过来的。”王君君说。

“去南海寺烧香求得什么?是不是求一个如意郎君阿。”李菊与王君君说笑。

王君君脸一红:“当然是求奶奶康健,父母平安。”

两个说着向后院走去。

以前,王君君在重阳书院读书时,时常随李菊来李家玩耍,两家是亲家,又是世交(王君君的哥哥王孝勇娶了李炟的大姐为妻),王君君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来李家也没什么避讳。

今年春节后,王君君没有再到书院学习。听说是她父母觉得,十四岁女儿长大了,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再与男学生们混在一起上课有失体统。王君君回到家里学习女红,择婿待嫁。

王家紧锣密鼓地张罗着王君君的亲事,去王家提亲的踏破门槛。但不知为什么?都被君君小组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回绝了,半年过去了,王君君的亲事依然没有任何眉目。

李炟开始看不到王君君的身影有些失望,好像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最近一直忙着外出游学的事情,这种思念渐渐就有些淡了,连古箫都好久没吹了。

今天听到王君君的声音,李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渴望,他渴望见到王君君,他渴望像以前那样,能与王君君同窗共读,青灯常伴。

李炟在书房有些坐卧不安,他拿出古箫,轻轻扶去上面的灰尘,吹了起来。箫声舒缓悠扬,充满思念忧伤。

“是李炟的箫声!”王君君正在陪奶奶季氏说话,听到李炟的箫声,突然兴奋起来。她感到失态,忙说:“李炟的箫吹得越来越好,这把古箫就配他。”古箫是王君君送给李炟的,这样说很恰当。

“去找炟儿玩去吧!炟儿也很快要去游学了。”奶奶知道年轻人和自己没有多少话说,就知趣地让王君君去前院书房了。

“弟弟,看看谁来了?”李菊推开书房的门喊道。

王君君和李菊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李炟发现,王君君好像半年不见,就长成大姑娘了。也许以前没太在意,还是因为君君姑娘今天施了淡妆,让李炟感到变化很大。今天的王君君更加成熟,更加漂亮。白嫩的瓜子脸上,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清澈明亮,樱桃小嘴泛着红晕,两条大辫子垂到腰际,头上没有一根乱发。王君君近前,李炟闻到一股好闻的玫瑰花香,那是王君君涂抹了用玫瑰花制作的晨脂。

今天王君君上身穿了一款丝绸的绣花短衣,下穿束腰的大摆裙,把王君君发育成熟的身体完全显露出来,一向沉稳低调的王君君,今天不知为什么有些张扬奔放。王君君今天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从她精心打扮上,这身装束应该不是随意穿来的。

李菊从王君君的眼神上找到了答案。

李炟不自觉地望向王君君胸前的两座山峰,山峰挺拔险峻,让李炟有一种想要攀登的冲动。

“弟弟,傻站着干什么?怎么不让人家座呀!”李菊提醒到。她看一眼王君君像晚霞一样羞红的脸和弟弟呆傻的模样,很快就明白了什么。

“是的,座吧,座吧!”李炟拿把椅子递到王君君面前。

这时,王君君也回过神来,很快恢复了平常的模样,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很长时间才说:“听说你要去游学,准备去什么地方?”

“南方。东晋以后,文人大儒都搬到南朝去了。以前洛阳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现在南方的建康才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李炟讲起游学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