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长给坦克集团军下命令,让他们尽快从突破口投入战斗。”
见罗科索夫斯基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崔可夫顿时眼前一亮:“元帅同志,不知坦克集团军什么时候能投入战斗?”
“最快要明天早上。”罗科索夫斯基在回答完崔可夫的问题后,又指出了他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要将坦克部队渡过河,必须架设三座更大吨位的浮桥,明白吗?”
“元帅同志,”崔可夫有些为难地说:“我们已经在河上架设了四座浮桥,还要再架设新桥梁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的困难。”
“有困难,就要去克服它。”罗科索夫斯基盯着崔可夫,表情严肃地说:“别看你们现在有四座桥梁,但其中两座只能通行步兵。而另外两座呢?虽然可以通行坦克,但由于还有运输兵员和物资的卡车要通过,已远远地超过了桥梁的运载能力。”
“明白了,元帅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的话一说完,集团军工兵主任就站出来表态说:“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可以通行坦克部队的浮桥迅速地架设起来。”
讨论完作战方面的事情后,罗科索夫斯基又问普罗宁少将:“军事委员同志,你们有没有收到波兰今天的新闻啊?”
普罗宁作为集团军军事委员,对这些政治上的事情,自然是格外敏感,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问,立即点着头说:“是的,元帅同志,我们都收听了广播。波兰有了新的临时政府,就能让更多的波兰人民明白我军进入波兰,是为了将他们从法西斯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听完普罗宁的长篇大论后,罗科索夫斯基笑着点了点头:“军事委员同志,你说得不错。我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消息,想让你们通过架设在前沿的高音喇叭,向对面的德军进行广播,没准还能瓦解他们的士气呢?”
“能瓦解德军的士气?”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这么说,包括崔可夫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崔可夫好奇的问:“元帅同志,究竟是什么消息啊?能告诉我们吗?我们都想知道是什么重要的消息,能瓦解德军士气?”
罗科索夫斯基见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便笑着说:“我们接到了可靠的情报,在昨天,由一班德国国防军军官和另外一些人展开行动,对希特勒实施了刺杀行动。”他刚说到这里,就看到崔可夫他们个个目瞪口呆地盯着自己,便忍不住问,“你们在听我说吗?”
“是的是的,元帅同志,我们都在听您说。”普罗宁连忙接口说道:“刺杀的结果怎么样,把希特勒杀死了吗?”
“很遗憾,虽然希特勒被军官们放置的炸弹炸得遍体鳞伤,”罗科索夫斯基用遗憾的口吻说道:“但他还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对参与刺杀的军官们展开了血腥屠杀。”
听说希特勒没事,崔可夫和他的同僚们也是一副懊恼的样子,甚至还有人心里在想:要是我去执行这个爆破任务,绝对可以将希特勒炸得粉身碎骨。
普罗宁等屋里重新恢复平静后,挺直身体向罗科索夫斯基请示道:“元帅同志,允许我离开吗?我想现在就将这件事通过前沿的广播,对德军官兵进行广播。我相信德军指挥官为了防止发生恐慌,肯定会对他们隐瞒此事的。”
“等一等,军事委员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叫住了急于离开的普罗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着的纸交给了他:“这是捷列金同志所写的广播稿,你交给对敌宣传的同志们吧。”
过了不到半个小时,近卫第集团军部署在前沿的数十个高音喇叭,同时对隐藏在阵地里的德军进行了广播。
待在战壕里的德军官兵们,听到昨天在柏林发生了军官组织刺杀希特勒的事件,顿时炸窝了。个别待在堑壕里的军官,为了防止士兵们发生骚乱,连忙冲着他们喊道:“安静,都安静,这是谣言,俄国人所制造的谣言。根本没有人能暗杀我们的元首!”
但他们的话刚刚说完,就听到苏军的高音喇叭继续说道:“……此次刺杀事件的主谋是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其他参加政变的人包括埃尔温·冯·维茨莱本元帅、路德维希·贝克上将、埃里西·赫普纳上将等……这些德意志军官对希特勒所进行的刺杀,说明了一点,就连德国人内部都意识到这场战争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来提早地结束这场战争……”
…………
波格丹诺夫的坦克第集团军,在月日清晨,全部渡过了西布格河,并在步兵的掩护下,朝着卢布林方向挺进。
罗科索夫斯基在崔可夫的司令部里,接见了波格丹诺夫。他握着对方的手说:“波格丹诺夫将军,如今在你们前方的德军官兵,已经因为希特勒被刺杀事件而搞得人心惶惶,只要你们推进迅速的话,我相信只需要两三天事件,就能夺取卢布林。”
没想到波格丹诺夫听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居然笑着说:“元帅同志,我可听说您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就率领第机械化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