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是里坊的矮墙,墙高两米,墙上有瓦片,有效的遮蔽着众人的视线,每一个坊有四个门通向坊外,到晚上七点之后,所有的坊门便会落锁,等到次日五点才会再度开启,这便是宵禁制度,不过在坊内就没有什么行动限制了,众人跟着走,很快,第一户人家的住处就到了。
“平春坊里还能住下一户四口人家,苏断,你们就住这儿吧。”吏员话音刚落,被叫了名字的人家便走了出来,十分恭敬的跟着吏员走入了坊内,四口之家的房子并不大,大概只有两间房屋左右,放到现在,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的空间,十分的狭窄,不过里面的东西倒还挺新的,所以一家人也很满意,走出来之后便从吏员的手中接过了墨刻笔,在房契和银契上签了字,这样一来,这间房屋便是他们的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苏断他们一家背上了这栋房子的债务,石锋偷偷看了一眼银契,那些字他不认识,可是基本的数字(繁体数字)他还是认识的,见上面写着五十两银子的借款,最后还款则是七十两银子,石锋心里不由吸了口气,这房子,可真贵啊。
一般来说,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在这个时代大约就二两银子左右,这二两银子是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城市里的人收入虽然会多一点,可最多也就三两银子左右,石锋看着他们一家一男一女还有一个看上去挺大的孩子勉强算是劳动力,剩下的那个孩子则只有五六岁的样子,显然是不能赚钱养家的。
也就说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九两银子左右,看上去挺多的,可这城市不比乡村,日常的开销自然是少不了的,即便是省吃俭用,一年下来也得花掉五两的银子,一年下来,能存下四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而他们需要偿还的债款,则是七十两,要把这笔钱全部还清,得要十五年的时间,这还是在这户人家不出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若是这户人家在还钱的过程中,家里有人出了意外,那可就说不清了。
看着这样的数字,石锋心里原本兴奋的情绪此时也不由得冷静了许多,不过还是十分兴奋的,毕竟还款总比露宿街头来得好,看着那户人家欢天喜地的住进新的家,石锋也非常为他们开心。
众人继续向前走,便到了紧靠着平春坊的升平坊,那吏员拿出手中的簿子翻看了一下,对着他们剩下的三户人家说道:“这里还有一间屋子,容得下一家四口,你们两家,谁要住这儿?”
这句话,便算是把石锋他们一家排除在外了,另外两家互相看了看,最后其中一家站了出来说道:“官爷,我们家吧。”那官爷看着他,又看了看另外一家,简短的说道:“你们什么意见?”
“官爷,我们家没有意见,这屋子,就请他们住吧。”那另外一家的当家人是个十分年轻的男人,而跟着他的剩下三个人也十分的年轻,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还有两个则是小孩儿,石锋初步判断,这四个人应该是兄弟,父母已经在逃难的过程中死去了,这两个哥哥保护下了弟弟,且听这人说话,颇有些文气,不像他们这些人,一讲话便是满口的粗语,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才得到了优等人家的待遇。
“这位少年郎,我可跟你说,丰城可没那么多空余的房子,刚才那套给了苏家,现在这一套已经是最后一套买下就能住的房间了,剩下的房子,可就都是好几年没人住的荒坊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塌,可还得花钱去修呢,你们可得想清楚啊。”
或许是见这年轻人不争不抢的样子很是欣赏,那官差难得说了那么长一串话,主要的意思便是这就是最后一间能够住的房子了,剩下的全是危房就别谦让了,通过这番话也能看得出来,这吏员显然更加重视这年轻人,只要他说要这房子,就必定是他的了。
至于原因,没人知道,或许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在那张简介之中吧,谁知道呢。
听到这番话,另一户人家立刻着急了起来,可是此时被那吏员旁边的军事冷眼相对,他们也着实不敢做出什么事情来,此时的他们已然没有了性命之忧,自然不用像在外面一般拼命厮杀,所以只能干着急而已,而此时年轻人旁边的那个年轻人也不由得有些意动,对着自己那个领头的人轻声说着什么,像是在劝他赶紧同意那官差的样子。
最可怜的还是石锋他们一家人,甚至连争抢的机会都没有,就要被安排去破房子了,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双眼之中都有些无奈,看向那吏员,那吏员立刻开口说道:“你们别看我,七个人,除了空余的荒坊之外,哪都放不下你们,着实没办法,你们就将就着住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