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圈套(1 / 2)

明皇记 乖宝的奶爸 3092 字 2017-11-04

朱九跟着老里长焦四,走向村子中间的一片平地。那是货场。

这北关村不小,朱九现在只是走在村里的第一条街。村民大部分都是明朝百姓,也有少量朝鲜平民。叫朱九奇怪的是,焦四说还有少量后金百姓,大明人和后金人,不是不死不休吗?

村里的族长,叫焦霸。因为地处明朝、后金、朝鲜交界,不打仗的时候北关村就有一个走私黑市。粮食、马匹、铁器、女人甚至孩子都可以在这里脱手,犹如一株罂粟花,娇艳而罪恶。

晚上疲惫的朱九吃了饭。坐在凳子上,听老里长焦四唾沫横飞的聊当今朝廷来。

朱九听明白了,现在的皇帝是天启皇帝。这村子距离义州卫城不远,属于辽东地界。北关村名义上属于大明王朝地界,实际大明、朝鲜、后金三家都不怎么管,在乱世里,也算世外桃源了。前些天,他一直听不懂大明话,经过几天的适应,勉强能听懂了。。

“啊吧。。。。。。啊吧。。。。。。啊吧”那粗布木钗的哑巴媳妇,叫上她的傻丈夫回自己的小屋了。傻子至今不会和媳妇同房,这叫老焦四痛心疾首。

哑巴媳妇人很好,虽然被朱九吓了个半死。看到自己丢在河边的木盆和衣服,还是客客气气给朱九开了门。老焦四回来,就收留了朱九。朱九好歹是个壮劳力,这村里百姓的来源本就杂乱,反正没人真的追究。

老里长焦四就把朱九当成了临时短工,至于报酬,两顿饭!

哑巴好像很喜欢老老实实的朱九(每天就能混个半饱,不敢不老实!),还偷偷给饥饿的朱九塞过一个麦饼。

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半白面,半杂面的麦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很珍贵的。

不知道为什么,朱九和老焦四今晚都翻来覆去睡不着。

原来老焦四是想起来老伴了。想起早就死去的老伴,想起白天自己叮嘱给傻儿子的事情。

老头心里更加难受。于是他偷偷来到儿子屋外。想听听儿子会不会开窍,和媳妇同房。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哑巴睡了一会,感觉肚子憋得慌,就出来想小解。一开门,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人站在门口,哑巴本能的张嘴就要大叫。

老焦四赶紧一把按住媳妇身子,把哑巴媳妇嘴捂得紧紧的。

哑巴吓的手脚冰凉,紧张的气喘吁吁。

老焦四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就要放开媳妇。不过,他犹豫了。仿佛想到了什么。

儿子太傻,马上就要断香火了。不如。。。。。。

一头猛兽从黑暗中释放出来!敏感的哑巴从心里发出一声悲鸣!

哑巴开始拼命挣扎,但是哪里是一个粗野男人的对手。眼看就要被老焦四得手。

“咳咳!”一声咳嗽,吓的老焦四魂都飞了。眼前立刻浮现出自己被族长浸猪笼,村里人指指点点的的情景。

焦四连忙慌不迭的放开哑巴。哑巴飞一样逃回自己的屋子,紧紧关紧了房门。

第二天,老焦四照例带着朱九去村里的黑市货场,哑巴照常做饭。仿佛三人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不过临走,朱九看到哑巴对他点头,好像眼里含着谢意。。

说是黑市,其实也没有多大。来交易的商人也不多。朱九现在已经摸到了些门路。来这里的商人几乎不讲价,也从不挑剔,大多数都是老面孔。村里的人也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比如焦四他就是专门过手粮食。有明朝或者朝鲜商人来交易粮食,焦四就专门负责计数称量,以此谋生。

朱九注意到今天集市里多了几个陌生的面孔。那几个人卖了很多东西,尤其粮食买的最多。

中午时分,老焦四叫朱九过来,给朱九介绍了一个高大汉子。汉子有双细细的眼睛。焦四说这汉子是大明人。不过朱九注意到,王贤带的几个随从,既有朝鲜人,又有后金人,就是没有明朝人。

朱九和几个后金村民帮着那王贤的随从一扛着货物,向一个营地走过去。

朱九看到营地外头有四个光头小辫子的鞑子士兵。朱九心里一沉。

营地由几辆罩着黑布的大车临时组成,中间点着一堆篝火。篝火旁边是一圈的鞑子兵和一个红袍喇嘛。朱九还没发下货物,那几辆大车里面就传出一声哭叫:“妈妈!我想妈妈了!”

朱九心里更紧张,但是脸上不动声色。慢慢放下麻袋。和焦四派来的几个后金村民一起向原路走。

“朱九!你不用走了!”高大的细眼汉子王贤在朱九背后喊了一声。

锦衣卫副千户王胜本来是个胖子。可为了抓狗日的王贤,从京师(北京)追到汉城,从汉城追到平壤,再从平壤追到义州。王胜连王贤的毛都没有抓到一根。好在成功减了肥,成了一名黑瘦精壮的汉子。

和王胜并马而行的千户魏忠也是又黑又瘦,他们后面的几个锦衣卫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