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紧张的时候开枪会怎么样?一个弹夹扫出去都属于正常情况。
张茂荣另一只手卸下56式半自动步枪枪口的三棱军刺,直直地刺进雇佣兵的腹部。血,顺着三道深深的血槽滴在了地上。张茂荣一脚踹倒他,拔出三棱军刺。
三棱军刺是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的标准配备刺刀,作为中国国产刺刀,并不是创新,古代就存在这把刺刀,并且在越战被敌人称为上了“毒”的刺刀,令敌人闻风丧胆。可以说,这把刺刀是最适合侦察兵的。这中刺刀在刺中敌人身体的时候,因为刀身的结构,导致刺出的伤口不是“一字型”而是方形,使伤口不容易愈合。而血槽的作用,匕首刺进去,因为没有血槽,再加上血压和肌肉的猛烈收缩,想要拔出来还要费很大的劲。三棱军刺刺进身体后,血会顺着血槽排出,同时造成空气栓塞,而肌肉因为血槽很深,无法收缩贴紧刀身,所以三棱军刺很容易拔出来。三棱军刺刺出的伤口,因为是方形。在军队里,刺中敌人身体后还要在旋转。这个有点残忍,因为旋转,极有可能导致内部血管破裂或者肌腱断裂,这样,缝合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三棱军刺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现代化医疗水平下,及时抢救还是有生存希望的。该刺刀无论刺中哪里,只要深度达到八厘米,足以致命。那些钻牛角尖的读者,别说刺脚,不管刺哪,造成空气栓塞,没有及时抢救,小命肯定不保。三棱军刺磷化处理表面惨白的光代替了烤蓝。冶炼时出于金属性质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完整的成品军刺是无毒的),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所以越南战场上将三棱军刺称为带“毒”的军刺。而如今,三棱军刺已经不具备现代化的军刺的要求,早已淘汰,并且被联合国禁止使用。所以,管制刀具可是很危险的哦~
张茂荣从雇佣兵身上拿下56式半自动步枪,再从对方抽搐着的身体取下弹夹顶掉枪上的弹夹,拉动枪栓,推开舱门,走廊上空空荡荡,没有任何人。
高振军见海军陆战队队员登上船,于是从桅杆爬下,跟随海军陆战队进入船舱内。
袁熠举着92式手枪进入餐厅。
砰砰砰·······
侧面忽然扫过来一梭子子弹,袁熠连忙卧倒躲到一辆餐车后面,子弹扫的餐车上的菜肴四处飞溅。袁熠握紧92式手枪,待对方枪声停止迅速探出身子。
对方是一名欧洲籍雇佣兵,雇佣兵见状停止更换手中的M4A1卡宾枪的弹夹,切换成M1911A1手枪和袁熠对射。
砰砰砰········
两人隔着三张长长的餐桌互相射击。
92式手枪依靠着它一个弹夹20发子弹的超大容量压制住一个弹夹为7发的M1911A1手枪。
雇佣兵躲在餐桌后面给突击步枪换弹夹,袁熠趁机翻过一张餐桌,与此同时,对方也探出身子。
砰!砰!砰!砰!
打了四枪,两枪接连命中袁熠胸口。
“呼呼······”袁熠捂着胸口防弹衣,虽然挡住了子弹,仍然免不了剧痛。
雇佣兵举着M4A1卡宾枪目不转睛地盯着餐桌。
袁熠退下手枪的上的弹夹塞回弹袋,当初92式发配的时候只配备了两个弹夹,袁熠取出最后一个弹夹塞进枪里,拉动枪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