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监牧,和八坊完全等同在一起。
现在高岳总算分清楚了,所以他才对症下药,有了这篇奏疏。
唐朝是个很重视牧马的朝代(废话),所以从它建立伊始就开始筹办“马政”,而具体管理部门是太仆寺,其掌天下牧马之政令,并于麟德年间发展为河陇四十八监、河曲(黄河位于‘几’字形最上面那横处的地区)八监,共五十六监的庞大牧马系统,巅峰时期号称有马七十万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监牧系统养出来的马,叫“国马”。
那么国马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三个用处,一是配给军队当军马(还有赐给臣子的),二是配给驿站当驿马,三就是送给朝廷宫殿当南衙十二卫的“立仗马”。第三种马就是李林甫在堵塞言路时所举的例子:“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充当皇宫仗马的话,是不可以鸣叫的,因在卤簿队伍里乱叫不成体统,所以学会沉默的仗马才能吃得好——李林甫的意思是,你们这群当臣子的就好好当仗马,没事别乱说话,有事更不要乱说话,尸位素餐就行,乱说话丢了官位,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们。
好,回归到国马这个话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