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仙姑闻言一阵失望之情,说道:“那也难怪,赵哥本是不愿提起我的。”
原来赵一鸣外号书生剑,年轻时喜好游历天下,在海南寻访当年苏子被贬时旧址,遇上一名使长鞭的女子被人追杀,便出手救下了她。这女子名叫阿布,是当地一个部落族长之女,她所在部落被其他部族攻灭,只阿布一人得赵一鸣所救。
赵一鸣带着她游历海南,他本精通书画剑法,平日教她识字练剑。岂料阿布悟性极高,对剑法与书法俱都有独到理解,竟能将赵一鸣所使华山剑法中的破绽一一找出。
阿布见赵一鸣书法境界更胜剑法,便说服赵一鸣自创一路剑法,将书法精义融入剑法之中,这才创出兰亭剑法。
二人本是年轻气盛,很快互生情愫,可惜赵一鸣已与左清有了婚约在身,他为避免与阿布深陷情网,只得不告而别。
阿布得知他离去后,追至华山,适逢赵一鸣与左清完婚之日。阿布愤而出剑击向左清,却被赵一鸣制止,二人自此决裂。
阿布也因此性情大变,开始嫉恨所有负心之人,回海南时,一路上杀了许多江湖人物。江湖上都称她为南海妖姑,阿布听闻之后只是冷笑,将妖姑改为仙姑,便自称南海仙姑了。
想起这些往事时,南海仙姑又是轻笑一声,说道:“小妮子听好了,这剑法本不如何繁复,只是学此剑法之前得先对剑法奥义有明确的理解,这才是兰亭剑法的关键。”
张芷问道:“也就是先要领悟心法吗?”
南海仙姑摇头道:“并不是什么劳什子心法,而是明确的理解。剑法本分许多种,华山武当崆峒各派剑法俱都有其长处,流派不同,所侧重的也就不同。就像书法一般,有行书草书隶书等等之分,但诸种书法练至高明境界俱都为人称道。”
张芷似有所悟,说道:“所以明确的理解也就是要先选好自己所侧重的是什么,对么?”
南海仙姑点头赞道:“果然有些悟性。这兰亭剑法本就是剑义的一种理解而已。赵哥一直酷好王右军的书法,才将剑法定名兰亭剑法。我教你的虽是兰亭剑法,但你若是有别样的理解,完全可以叫个别名。这就是我说的要先有自己的理解。”
张芷闻言不禁点头。她虽对剑法没有多深的理解,却也知剑法奥义博大精深,若能有自己的理解,便能另辟蹊径,开创一路剑法。
南海仙姑又接着道:“这路剑法只有一十七招,招式虽然简单,但出招时的心意却是因人而异。只有真正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才能使出最厉害的剑招,若只是依样画葫芦地照搬别人的剑招,就算学了兰亭剑法也没什么威力。”
张芷本是聪明之人,闻言已对兰亭剑法有了自己的理解,便问道:“如此说来,倘若我此时心中并无多么坚定的理解,便只能使出一般的兰亭剑法了?”
南海仙姑又赞道:“正是如此。因此这路剑法全在使剑之人对剑法的理解有多深刻。悟性高者上手便能成为一流剑手,你也不用心急,你对剑法的理解会渐渐深刻,你的剑招也就会渐渐成熟。现在我教你这十七路剑招,以后如何运用却要看你自己的领悟了。”
南海仙姑对张芷演示一遍兰亭剑法,张芷见这一十七招并无多少稀奇之处,无非是出剑的方位和姿势依照自己所处的攻守之势不同而做出调整,而且南海仙姑演示各招时也只是做个大概,并无对出招姿势和方位苛刻要求。
张芷心想,这大概就是因为兰亭剑法本就不重招式而重剑义的原因吧。好在张芷之前只跟着左清学过一点剑法,对剑路和招式也是知之甚少,这反倒使她更不容易在出剑时堕入固定的剑招之中。
二人这一日在房中演练剑法,直至张芷已经对十七招兰亭剑法都烂熟于心才罢。
这一晚二人仍在华县一间客栈留宿,南海仙姑猜想晚上还会有人来找二人麻烦,便与张芷宁息等待。
至三更过后,南海仙姑轻声说道:“果然又来了。”不一会儿,张芷见南海仙姑忽然一鞭击向房顶,只听一声闷哼,鞭子卷着一名大汉滚落下来。
那大汉满面讶色,却早已被南海仙姑一鞭勒死。还不待张芷回过神来,房中已落下六人将张芷和南海仙姑围在中心。
这六人俱都年近半百,手持长短不一的兵刃。南海仙姑认出其中一人,讶道:“屠立?!你不是早死了吗?”
张芷见这人双手各提着一柄大板斧,眉间隐约能见到一个浅浅的疤痕,想起南海仙姑杀人时大都用鞭尖刺入对手眉间,不由得心中一寒,暗自衬道,莫非这人之前就是被南海仙姑所杀?
却听那人说道:“我是死了,所以这才回来向你索命!”说着举起板斧便往南海仙姑砍来。
南海仙姑却并不招架,只是一面口中说道:“小妮子帮我杀了他。”一面扬起长鞭卷成一道方圆丈许的鞭圈往剩下的五人击去。
张芷见她让自己对付这双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