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公孙弘,随后又将目光落到了凌寒身上:“凌寒此名,老朽近日略有耳闻。”
凌寒谦逊道:“区区俗名,不足为记。”
“诶,此言差矣!”令狐先生微微摇头,“此名让老朽想起了王文公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文公,就是北宋名相王安石。
凌寒一听这话,倒是微微一怔,因为他此前并没有在意这个名字,没想到经由令狐先生这番提醒,竟然衍生出这番意境。
“呵呵,说远了。”令狐先生摆了摆手,“既然几位要在此切磋书法,老朽也算是此中痴者,就暂且作为公证之人。”
“令狐先生过谦了,您可是书法大家,乃是我等仰止之山!”
“是啊,晚生时常临摹老先生墨宝笔迹,只是苦心数年,依旧是难得其中神髓!”
“……”
在场众人的恭维之语此起彼伏,令狐先生却摆了摆手:“好了好了,今日老朽只是公证人,诸位可以开始了。”
偏厅中,三张桌子摆设一致,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还请令狐先生出题!”
“那就不麻烦了,就以王文公所作《梅花》为书写范本!”令狐先生当即敲定了书写内容。
三人立于桌前,其余众人纷纷凝气以待,但其中也不乏窃窃私语之辈。
“这凌寒一副成足在胸之态,莫不是传闻是真?”
“这很难说,醉仙楼那副祝寿图,传闻是字画双绝,但是谁也没有亲眼见识过,只听参加寿宴之人谣传罢了。”
“公孙弘的书法造诣不凡,在我等文林之中也鲜有匹敌之辈,即便是那乌唐在书法上也逊色三分,依在下来看,这凌寒即便有些能耐,也不见得胜过公孙弘!”
“还有那江平,他可是尽得南舟书院院正王陵的真传,其书法造诣颇有魏晋王羲之遗韵,其实力丝毫不在公孙弘之下,两人联手定然胜过这狂徒!”
众人私语议论之际,切磋比试已然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