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20年的他,自从当上班主任,年年带出来的班级的高考平均分都是全年级第一,这也是他为数不多感到自豪的东西。
这一届的高三5班,也是他从高一一把屎一把尿带到现在的,总体来说,他对自己班上的这群学生还是比较满意的,既有像苏杭这样文化课成绩高,又多才多艺的小美女,也有像王文林和黄嘉琪这种成绩遥遥领先,当班干部时的管理能力也很强的学生;就算班里的几个差生,在老刘看来,本性也是很不错的,就是贪玩了些。
比带出来的班级次次都是第一名这种显赫成绩更令老刘骄傲的,其实是他敢拍着胸脯说,从业20年,自己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
总得来说,这是一个有些文青病的,很好的老师。
至于文青病,从他布置的暑假作业,那篇作文的题目,就不难看出来。
孤独。
这种又大又空的题目,估计也就是像他这样病入膏肓的文青才能想的出来。
孤独,这题目虽然大,看似写什么都能写,但其实难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
作文要紧扣题目,这是常识,然而,什么叫做紧扣题目呢?
在老刘自己的见解之中,所谓紧扣题目,就是尽量把题目解释清楚。
对,就是解释。
用故事,用道理,用先贤,用历史。
用尽所有的方法,清楚明白的,让人感同身受的,把题目尽量解释清楚。
这就是作文。
然而,翻着交上来的这一沓子作文,老刘的眉头却是越皱越深,甚至于,心底渐渐生出了些愤怒。
失望。
很失望。
手里没看的作文只剩下两三张,然而看到现在,老刘生气的发现,没有一篇让他眼前一亮的。
倒也不是没有写的好的,比如说苏杭,王子文,这两人切题的角度就十分新鲜,苏杭是通过那本‘百年孤独’,以读后感的形式阐述对孤独的理解;而王子文,则是通过对‘项脊轩志’里,那句流传千古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进行剖析,来阐述孤独的相对性,两人的作文,若是以考官的角度看来,都属于佳品。
可还是不能让老刘满意。原本开头还算引人入胜,可惜的是,看到后面,还是一股子浓浓的八股味道。充满了技巧性,而看不到真挚的感情。
辞藻华丽,行文打气。
但是。
不动人。
终于,只剩最后一张了,老刘先是看了看署名。
李渔。
最后一丝火苗也熄灭了。
倒不是说老刘对李渔有什么偏见,只是这批学生他都带了3年了,每一个都是了如指掌,而李渔虽然寒假前那份语文卷子考的不错,作文也算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可在他看来,那篇作文里,总是有种悲观消极的色彩,明明年纪轻轻,正直大好青春,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他是不喜欢的。
于是现在看到最后一份作文是李渔的,自然生出了‘全军覆没’的念头。
不过这毕竟是他的工作,老刘还是压了压心中的不快,开始把目光放到正文部分。
这一看,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怎么就3行?
心里开始冒起火来,老刘这回是真的有些生气了,若是王子文,苏杭,黄嘉琪这种平素有文学功底的学生,写上两三行诗,他自然不会有什么看法,说不得还要鼓励一番,可李渔的文学底蕴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写两三行,在老刘看来,自然是为了偷懒。
好嘛!我假期就布置一片作文,你还给我偷懒。
老刘已经生出要好好教训教训李渔的念头了,不过作为教师,他还是下意识的,压着怒火,开始阅读那寥寥两行可怜的正文。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
诶?
奇怪的神色出现在老刘的脸上。
这开头,用词看似平平无奇,可拆字说文这个角度,却是足够新鲜,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至少老刘此刻,心中的偏见已经渐渐消退,反而生出了一种往下读下去的冲动。
…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咦?”看到这里,老刘不禁惊喜的叫出了声音。
这紧接着的半句话,看似依旧平淡,可用词却是彰显出功力了,尤其是‘撑’和‘巷口’这两个词,前者拟人化,让句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生动,而后面的‘巷口’则是细致无比,让人不由自主在心里就浮现出画面感来。
他迫不及待的读下去。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