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青(1 / 2)

李当天下 情非我愿 2715 字 2017-11-30

第四十六章:李青

不出一会儿李淳吟唱出一曲词。

一生闲帘,终未卷,只为随时望远。雁飞南北多少回,空思念。

不见片语借残笺,慰我寒风漏夜半。哪更堪,月与星伴,却欺衾冷枕单。

寂寞常研磨,心事诉与笔砚,奈何月累日积,堆满牍案。

都是些流水落花,凑不齐锦书,见字如见面。

难怪雁往雁来,不住宿窗外长檐。而今心灰意懒,偷一鹤装神弄仙,丢下了,棋琴书画,这半间。

功成名就,只是风雷歇息,难得的半刻闲,一年四季,依旧竹菊梅兰。

而你,为何破门,其实我未掩。难道?竹马追月庭前淡,青梅怀春不守寒。

只是,人已离远,曾经的相思几念,积灰己厚,谁来掸。

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因为词在唐朝不常见,其实这个词为收山之作,只能仰人鼻息。

李适开心却不能表现的过火,只能沉住气的说:“还行吧,就那个样子,明天给去宫学去,有大师傅们教你,好好学习,莫贪玩。”

“孙儿知道了。”

两日后,八皇子赵弘润十分罕见地来到宫学听讲。????宫学,顾名思义,是建设在皇宫内,专门用以教导皇家学识的讲堂。

除了东宫太子有专门的授课讲师外,其余有皇帝命令要来上课的孩子们都要求每日到宫学听讲。

?“哥,你今日怎么来了?”

趁着授课的讲师还未正式开讲,李江小声地询问着李淳这位比他年长一岁的哥哥。

虽然他俩都是皇家子弟,但自从满四岁搬离剑阁以后,便一个住在长安,一个在剑阁,除非事先约好,是否也不是随时能见到的。

谁叫李淳平时基本上不学听课呢。

“那是!”李淳嘿嘿一笑,随即由衷叮嘱道:“对了,今日中午你去瞧瞧太子妃妃,给我说几句好话,太子妃现在气地不行,我最近可能不敢回去了。”

?“包在我身上。”

?望着李淳那熟悉面庞,李江微微有些沮丧。

不过一转念,他又高兴起来,因为他觉得,他很庆幸有这么一位有担当、有本事的哥哥。

?“哥,有你在真好……”

??“李江,你是不是吃错药了?好恶心啊……”李淳的眼中流露出几分骇然之色,有些惊恐地与弟弟保持了一定距离。

?“啊!”李江顿时抓狂了。

?是的,有这样一位兄长的确感觉很好,但是不包括被他用言语戏弄。

从旁,被誉为麒麟儿的魏王世子李青有些羡慕地望着这对正在打闹的兄弟,虽说世子们都算是同宗兄弟,可事实上,这份兄弟感情淡薄地很,尤其是在皇位的诱惑面前。

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兄弟吧?

李青默默地望着那对兄弟。

对于兄弟李江,李青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因为李江是一位勤勉好学的世子,虽然才能较他不如,但好歹也是中上之资,未来必定能成为大唐的栋梁俊杰。

而对于李淳,以往李青对他印象就只有一点,那就是李淳好玩,但凡与玩有关的事,此子总是兴致勃勃,可唯独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年纯粹就是混日子,在老师们的眼皮底下打瞌睡。

对于这般自甘堕落的兄弟,李青以往也是“交浅言浅”,也并没有什么交情。

?毕竟世子们的兄弟情分本来就很淡薄,那更是远远拉开距离,除非特定日子,否则一年也见不着几回。

历代每一位世子都是如此,他们始终在忙碌着如何成为王,如何成为大唐天子。

在这个总的前提下,哪怕是众兄弟们有接触交往的可能,也基本上是出于利益考虑。

李青并不喜欢那样。

然而在那场皇试之后,李青却惊奇地发现,他这兄弟竟然是一位才学或许不逊于他的天生贤才,更令他欢喜的是,李淳同样对皇位不感兴趣,以至于公然写了一篇充斥着嘲讽的《乱赋》,向他们的皇爷爷表明了他只想做盛世闲王的心迹。

?一位同样才华惊艳,也同样对皇位不感兴趣的兄弟,这在李青看来简直就是上天恩赐予他的最佳的伙伴,因此,他在大殿时主动替李淳挽回了局面,使后者不至于受到大唐天子的责罚,反而逐渐受到重视。

但遗憾的是,这位兄弟似乎并不怎么承他的情,事后也没来跟他道谢。

?当然,对此李青并不在意,他只是希望能与这位兄弟加深交情,一同探讨一些学问。

毕竟据他打听,他这位兄弟的才识,可是能使大殿三位中书大臣都心悦诚服的。

碍于最近这半个月李淳忙着玩游戏,于是,李青也就没凑过去。

其实这种